不正確掏耳朵當心致癌 掏耳朵怎樣才科學?
愛干凈的人連細節都不肯懶于敷衍,對耳朵也是如此,勤快地掏耳朵,不留一絲穢物。但是常掏耳朵畢竟不好,究竟是為什么呢,一起來看看吧。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潔功能,沒有必要經常掏。耳屎的學名是“耵聹”,是外耳道軟骨部上的耵聹腺所分泌的淡黃色黏稠液體。
常掏耳朵掏出癌癥風險
生活中,很多人吃完飯或閑著沒事時就喜歡隨便拿支“耳勺”掏耳朵,有些人甚至養成了沒事就用發夾、指甲等掏耳朵的習慣,覺得這樣很舒服,卻不知這很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把細菌帶進耳道里,引發疾病。
人體外耳道皮膚非常脆弱敏感,和軟骨膜連接很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掏耳朵時用力不當就會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發炎、潰爛。有的人掏耳朵用力過猛甚至可能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發展成中耳炎,嚴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耳聾。此外,掏耳朵過頻,會刺激耳道皮膚,容易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雖然乳頭狀瘤屬于良性腫瘤,可以手術切除,但切除后極易復發,多次復發甚至可能轉變為惡性腫瘤。
別看“耳屎”名字不好聽,其實它對耳朵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為外耳道內腺體的分泌物一般呈弱酸性,味道很苦,且有一定揮發性,這種氣味小蟲不喜歡,也不適宜細菌生長,因而“耳屎”有阻止小蟲飛入、保護耳道皮膚的作用,最好不要經常摳挖。
其實,耳垢會隨著我們說話、吃飯、咳嗽自動排出體外。如果真需要掏,可以用手在耳外側輕揉,或用棉簽輕輕擦,不要太深入,以免傷及鼓膜。
如何正確掏耳朵
1、最好用棉棍,輕輕在外耳道轉動,然后耳朵朝下,則耵聹可自行出來;盡量做到不用指甲、鐵簽等尖銳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習慣而頻繁挖耳,一般應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塵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適當短一點,可根據自己情況掌握。如果長期不掏耳朵,則可能形成耵聹栓塞,這時,自己就很難掏出來了,應到醫院用專門器械取出,取出后堅持用滴耳劑滴耳2--3天預防感染。一般而言,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會在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下頜運動,借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自動被排出。
3、如果覺得耳朵實在很癢,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來緩解:將牙簽的尖頭剪掉,用脫脂棉裹住,厚度相當于普通棉簽的一半,蘸取75%的酒精溶液,輕輕擦拭外耳道瘙癢的地方,力度要輕柔,如果控制不好可以請家人幫忙。這樣既能止癢,又能起到消毒作用。如果耳垢太硬,無法排出,不要自己隨便處理,最好去醫院取出。
不要形成挖耳習慣而頻繁挖耳,一般應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塵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適當短一點,可根據自己情況掌握。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