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放療照射方式
放射治療是腫瘤常用療法之一,放療常用的照射方式有兩種:遠距離放射治療與近距離放射治療,遠距離放療是放射源離開人體一定距離集中照射某一病變部位;近距離的放療是將放射源直接置入人體被治療的組織內或器官腔內進行照射,包括腔內照射、組織間照射、術中照射和同位素敷貼等。
兩種照射方式的區別
1、與遠距離放射治療相比,近距離放射治療所用放射源的強度較小,治療距離短,劑量分布的均勻性較差。
2、遠距離放射治療時大部分射線能量被準直器、限束器等所屏蔽,僅有少部分能量到達組織,而近距離放射治療時大部分能量被受照射組織所吸收。
3、遠距離放射治療時,放射線必須穿過正常組織才能到達腫瘤組織,腫瘤治療劑量常受其周圍正常組織耐受量的限制,故需要選擇不同能量的放射線和采用多野照射技術。
4、鑒于兩種治療方法特點及腫瘤生長方式,不同的腫瘤治療采用不同的方式。通常以遠距離外照射為主,近距離放射治療作為劑量補充。
癌細胞本身具有潛在的加速增殖的能力,特別是在各種治療手段治療的后期,大部分癌細胞被殺滅后之后,殘存的癌細胞1個增殖成2個的“倍增時間”可以從原來的80~130天,縮短到4~6天。這就是放射治療難以根治癌癥的主要原因之一,殺滅癌細胞的速度趕不上癌細胞的修復與再生。針對癌細胞潛伏的倍增,研究者把放射治療的時間-劑量分割方案做了改進,把每天放療1次改為每天放療2~3次。其結果是縮短了治療總時間,或在原來規定的總時間內增加了劑量。這種治療方法,臨床上稱為“加速超分割”、“超分割”,對頭頸部腫瘤、肺癌、食管癌、盆腔某些腫瘤者有較好療效。例如食管癌,常規分割放療5年生存率在10%以下,采用超分割放療,5年生存率都在30%以上。
放射治療臨床常用的放射源包括:放射治療同位素放射出的α、β、γ射線;各類加速器產生的高能X射線和電子線;各類加速器產生的質子束、中子束、負Л介子束及其他重粒子。放療前應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告知患者治療的重要性及其反應。激發患者的潛能。消除患者緊張、恐懼的心理,堅定信念,積極接受治療。
放射治療最多見的副反應是對造血系統的影響:使白細胞、血小板下降。其次還見于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的影響。在患者治療期間應密切觀察放射反應,出現乏力、頭暈、頭痛、惡心、嘔吐時立即給予對癥處理;局部紅斑、灼痛、刺癢等反應者可用皮炎洗劑冷濕敷,局部感染按外科常規換藥。飲食上應多給予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及礦物質,增加營養以補充放療期間因過度消耗的喪失。這對配合放療是非常重要。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