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手術前放療的目的是什么?
直腸癌術前放療的目的在于:①使腫瘤退縮,降低分期從而增加手術切除率;②對低位直腸癌可增加肛門括約肌保留機會;③減少術中種植和腫瘤局部復發。
對放療后手術標本的病理研究顯示,術前放療可使瘤體不同程度的縮小,腫瘤細胞變性、纖維組織增生、癌周浸潤消失。腫瘤細胞在放療后出現壞死、纖維化等改變,可降低手術時牽拉、擠壓而導致的腫瘤細胞脫落的機會,并降低腫瘤細胞的增殖活性,減少腫瘤種植和存活。術前放療的優點是腫瘤細胞較術后相對富氧,對放射較為敏感;小腸未受手術影響,治療的毒性反應也較小。
術前放療的缺點是由于受目前影像診斷技術的限制,尚不能完全保證術前分期的準確性,有可能對早期患者進行過度治療或使部分術前檢查未發現的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放療。
直腸癌放射治療全身反應主要有乏力、惡心、嘔吐、白細胞下降等,一般并不嚴重,僅需對癥處理。少數反應嚴重者需要暫停放療,予以補液支持。
影響直腸癌放療的劑量限制器官主要為小腸和膀胱,不僅要注意照射時的急性損傷,還要考慮放射后的遠期反應,小腸平均照射劑量一般限制在45~50Gy以下,膀胱限制劑量為V60≤50%,即接受60Gy及以上照射劑量的膀胱體積限制在50%以內。
尤其是小腸組織,由于黏膜基底細胞增殖較快,且對放射線敏感,高劑量照射時小腸絨毛可以完全脫落。直腸癌放射治療急性反應表現為腹瀉、消化不良,對癥處理后一般均能耐受。照射劑量過大,可以產生黏膜潰瘍、穿孔甚至瘺管,遠期反應可引起小腸狹窄而出現梗阻癥狀,應特別引起注意。膀胱放射反應可表現為尿頻、尿急等尿路刺激癥狀,晚期反應主要為膀胱攣縮和功能障礙。
直腸癌疾病的手術治療是效果最為直接的方式了,術前的放療效果能夠積極的促進手術的成功,為進行手術提供良好的基礎,所以患者必須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從而進行積極的配合治療,最終能夠減輕病情,回到正常的生活當中來。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