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到胃癌有多遠?
專家表示,胃痛只是一種胃病癥狀,除去胃癌引發的疼痛,一般臨床上,胃潰瘍,胃炎、胃息肉、腸上皮化生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等都會引發胃痛,其中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等某些慢性胃病目前已被公認為癌前期病變。
胃潰瘍:可以癌變,癌變率約為5%,癌變的原因是由于慢性潰瘍邊緣的黏膜受到損傷破壞,機體對它進行反復增生和修復。
胃炎:按發病形式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按病變部位分為胃竇炎和胃體炎;按病變程度分為淺表性和萎縮性。在諸多胃炎中,萎縮性胃炎會演變成胃癌。盡管萎縮性胃炎可轉變為胃癌,但畢竟是極少數,而且都是些嚴重的病人。一般從淺表性胃炎進展到萎縮性胃炎,再進展到癌,往往需要一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胃息肉:胃息肉分有蒂與無蒂息肉。無蒂息肉較有蒂息肉容易癌變(高出2.5倍)。息肉體積大的,癌變率高。尤其是息肉直徑大于3厘米者,癌變可達到70%。發現胃息肉以后,可采用纖維胃鏡進行摘除。
腸上皮化生: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組織細胞。如果在一個組織中見到另一個組織的結構和細胞,這種“移位”現象稱為“化生”。在胃黏膜上發現腸腺上皮,就是腸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有小腸型和大腸型兩種,其中大腸型與胃癌關系密切。如果中老年人出現的大腸型腸上皮化生且伴有重度典型增生時,經內科治療效果不顯者,應定期做胃鏡檢查。一旦發現可疑癌變,應及早手術。
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與胃癌關系較密切。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級。輕度,一般不需特別處理;中度,需要定期復查;重度,已疑似癌變,需嚴密觀察。若懷疑癌變或無法排除癌變,或病理檢查與癌難以鑒別時,宜做胃大部分切除,以“防患于未然”。
雖然部分胃部疾病與胃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在專家看來,只要及早治療,就可以大大減少疾病癌變的可能。所以面對胃痛,盡快就醫,才是防治胃癌的首選良策。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