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四步確定低風險乳腺原位導管癌術后是否需輔助放療
兩組的隨機對照試驗通常會有一組是“贏家”,一組為“輸家”。但是,有時結果是“雙贏”的。有一個事例可以體現雙贏,它就是第一項旨在比較低風險原位導管癌(DCIS)女性患者行輔助放療(RT)或觀察間差異的隨機試驗。
由紀念斯隆凱特琳腫瘤中心McCormick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期望他們的研究數據都能用于支持低風險DICS的兩種治療方案。研究結果既支持不輔助放療,又說輔助放療能夠進一步顯著降低乳腺癌復發。該研究線上發表于2015年1月20日出版的JCO上。
該研究觀察的首要終點指標為DCIS患者行乳房腫塊切除術后患側局部復發情況。該研究共納入了585例女性受試者,其中RT組有287例,觀察組有298例。隨訪中位時間為7年,受試者平均年齡為58歲。RT組局部復發較少,僅為2例,而觀察組有19例。在第7年時,RT組復發率為0.9%,而對照組高達6.7%。
McCormick博士及其同事研究結論為兩組復發率都很低,但RT組要更低。所有受試者都為低風險疾病,定義是經鉬靶檢測為直徑小于2.5cm的且邊緣在3mm以上的低或中等級的DCIS。M.D。安德森腫瘤中心的Smith博士指出RTOG9804試驗的納入標準即為如今低風險DCIS的金標準。
RT組有兩例局部復發,其中一例發生侵襲,一例未發生。觀察組分別有8例侵襲發生和11例未發生侵襲。RT組和觀察組行乳房切除術的患者數都很少,分別為4例和8例。RT組毒性反應要大于觀察組,這之間的差異幾乎全是不嚴重的毒性反應。RT組1/2級毒性反應要多于觀察組(76%:30%),而3/4級毒性反應兩組相近(4.0%:4.2%)。RT組各級別毒性反應占總治療人數比重為:1級30%,2級4.6%和3級0.7%。
因此,臨床醫生和低風險DCIS患者如何取舍輔助放療呢?Smith博士建議四步法。首先,評估長期生存狀況,這是因為越年輕的,越為健康的患者更可能從輔助治療中獲益。第二,評估RT可能存在的風險。有心臟病史或其他風險因素的患者可能要放棄輔助放療。由于可能會有皮膚和軟組織并發癥的存在,有膠原血管病和肥胖的患者也不應行RT。
第三,參考患者的意見。第四,討論在同側乳房復發情況下性挽救性手術的可能性。有些患者更適合做二次乳房腫塊切除術,而有些只能切除乳房。這一差別的存在會影響最初治療方案的選擇。
時間會證明一切
有四項大型前瞻性隨機試驗旨在比較術后輔助RT和觀察間的差異,但是RTOG9804試驗的重要性是最好理解的。研究者指出,這四個試驗都說明額外的放療可降低局部復發風險。但是,存在一個問題,沒有一個試驗是研究低風險患者的。
Smith博士及其同事認為,RTOG9804試驗結果是最重要的,這是因為研究者用臨床病理標準來選出乳腺癌復發低風險患者人群。但是,低風險會一直存在嗎?只有時間會證明。她說,下一步他們將隨訪至10年,再更新研究結果,評估低風險DCIS復發情況,尤其觀察的是觀察組的情況。
當前數據暗示兩組復發率都將上升。隨訪5年時,RT組復發率為0.4,而觀察組為0.9%,隨訪7年時分別為3.5%和6.7%。簡而言之就是短短兩年內復發率呈雙倍增長。另一項ECOG5194試驗也報道了乳房腫塊切除術后低風險DCIS患者僅行觀察,其7年復發率為10.5%。雖然該試驗結果也同樣重要,但是由于其是單臂試驗,權威性不足。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方式?
2024-10-24甲狀腺癌的預防有哪些可行措施?
2024-10-24健脾益腎顆粒與參芪十一味顆粒能同時用
2024-10-24甲狀腺癌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2024-10-23甲狀腺癌患者如何做好心理護理
2024-10-23復方斑蝥膠囊有何作用?
2024-10-23結直腸癌化療時產生惡心嘔吐的原因有哪
2024-10-23甲狀腺癌手術后的護理要點有哪些
2024-10-23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