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的原因有哪些?
疼痛是機體對有害刺激的一種主觀感覺,疼痛不僅是一種生理應答,同時還是一種主觀的心理體驗,歸納一下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四種原因:
(一)直接由癌癥引起的疼痛
腫瘤細胞一般呈膨脹性或者浸潤性生長,易形成腫塊而壓迫周圍組織或阻塞各種“管道”,如淋巴管、腸管等引發疼痛。浸潤性生長也可能侵犯神經、血管、淋巴管和胸腹膜等而導致疼痛。另外,腫瘤細胞的高代謝和乏氧易造成組織代謝產物增加,特別是一些致痛物質如氫離子的增加,從而引起疼痛。
1、腫瘤局部浸及神經、血管、骨膜等造成疼痛。如原發性乳腺癌侵及肋骨、肋間神經和胸膜,腋窩淋巴結轉移侵及臂叢神經,可刺激引起疼痛。 2、腫瘤局部壓迫。
(1)、使組織器官容積增大,而組織包膜和骨性容積不變,導致局部組織出現脹痛。如原發性肝癌表現為肝區脹痛;顱內原發性腫瘤或轉移癌造成顱壓升高引起疼痛。
(2)、阻塞于管徑,造成梗阻痙攣,導致疼痛。如結腸癌造成腸梗阻,出現腹痛;支氣管肺癌引流不暢導致肺炎而出現胸痛。
(3)、侵犯淋巴管、血管及軟腦膜,造成淋巴液、血液及腦脊液回流障礙,導致機體局部水腫而引發疼痛。如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移壓迫腋靜脈,使腋靜脈回流受阻,導致上肢水腫而引發疼痛。
(二)與癌癥相關的疼痛
1、由于少數腫瘤有內分泌功能,可產生非轉移性全身癥狀而出現疼痛。如骨關節病綜合征(杵狀指、骨關節痛、骨膜增生等)、重癥肌無力、多發性肌肉神經痛等。
2、晚期癌癥患者由于機體過度消耗,營養不良所致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如褥瘡、便秘、肌肉痙攣等引起的疼痛。
(三)與癌癥治療有關的疼痛
1、手術治療:在切除腫瘤的同時難免會損傷神經、血管及淋巴管等,術后局部引流不暢、切口感染、不愈合、瘢痕形成,均可引起疼痛。如乳腺癌術后疼痛發生率為6%,多于肋間神經損傷、上肢水腫、瘢痕和切口不愈合有關。
2、化學治療:在化療過程中,由于使用藥物不同,所致疼痛機制復雜而表現各異。神經毒性藥物(長春堿類)以周圍神經痛為多見,除肢端麻木,還表現為腹痛和手足燒灼樣疼痛,停藥后多可以消失。化療藥物多可以引起靜脈炎,外滲時可引起無菌性炎癥,如阿霉素、絲裂霉素等。有些藥物本身是發泡劑,當溢出血管外時可引起劇烈燒灼樣疼痛,常使患者徹夜難眠。某些藥物(如環磷酰胺)在體內代謝后,經輸尿管排至膀胱,刺激膀胱及尿管而發生疼痛。
3、放射治療:可致放射性皮炎,尤其是放射性皮膚潰瘍可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放療后引起局部纖維組織增生壓迫而產生疼痛。骨腫瘤經過高劑量放射治療后,可降低骨密度,甚至出現骨折而引起疼痛。放射治療也可使神經損傷產生疼痛。
4、其他因素:放療、化療均可使患者免疫力低下,尤其是兩者聯合應用,或晚期腫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伴發帶狀皰疹等而產生疼痛。
(四)與癌癥無關的疼痛
癌癥患者既往就有的疾病產生的疼痛,如痛風、關節炎及靜脈炎等。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方式?
2024-10-24甲狀腺癌的預防有哪些可行措施?
2024-10-24健脾益腎顆粒與參芪十一味顆粒能同時用
2024-10-24甲狀腺癌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2024-10-23甲狀腺癌患者如何做好心理護理
2024-10-23復方斑蝥膠囊有何作用?
2024-10-23結直腸癌化療時產生惡心嘔吐的原因有哪
2024-10-23甲狀腺癌手術后的護理要點有哪些
2024-10-23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