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可以治癌癥嗎?中醫藥不可代替放化療
癌癥患者越來越高,很多人奔走于中西醫之間,恨不得將所有治療方法都用在自己的身上。病急亂投醫,就是我們說的這個情況。那么今天,我們就說說中醫和治療癌癥上的一些關系和誤區。
中醫中藥如何治療癌癥
一、中國的氣化宇宙觀
中國有一個非常獨特的觀念為其它民族所無,即對于“氣”的觀念。中國人將宇宙視為整體性的,循環不已的,進而對整個世界,人的生命,乃至個人的身體也視為整體性,循環不已的。
二、中醫的身體觀
由中國的氣化宇宙觀發展到中醫方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所謂“氣血循環”的觀念。只要我們維持一個氣血循環的狀態,就表示我們生機無窮,若氣血不能循環,中醫謂之“氣滯血淤”,表示某些地方阻塞,使得循環過程不能完整,人便會生病。而中醫的針灸、放血、用藥或撥罐等,其最后目的便是要完成“氣血循環”。
三、癌癥的肇因
氣血循環沒有辦法達成的時候人便生病了,癌癥是種種病癥之一,而它又屬于較嚴重的病癥,癌癥患者的氣血循環問題較大,因為它形成腫瘤,造成阻塞,對整體循環的妨礙很大,中醫方面把癌癥視為積滯看待。
四、癌癥的對治
西醫抗癌采取攻的手段,即開刀、化療、放療等直接的治療,而中醫則把握攻,補,瀉三個原則。首先發掘腫瘤形成的原因,針對原因采取攻的對治之法,也就是下猛藥,攻完之后的改善方法則為補,補完之后再采取瀉的手段。 五、中醫的治療法則 中醫將人身視為一個小宇宙,所有五臟六腑,肝、腎、脾、胃、心、小腸、肺、與大腸,不僅互為表里,互為陰陽,彼此之間更有功能的關系,而使“氣血循環”能夠達成。中醫對治癌癥采取“陰陽五行”的直觀法則,整個陰陽太極,則是從丹田(小腹)開始分陰陽氣血走脊椎繞一圈,其內有五臟六腑,而其中有兩個主要系統:肝腎系統――此為先天之氣,由父母遺傳而來,不宜補,需靠休養生息。脾胃系統――此為后天的養份,可由注意飲食來保養。
六、中醫對癌癥的診斷
中醫師可由面診,舌診,脈診查出生病的跡象,只要還有生機,中醫師一定設法救治,癌癥患者大部分為寒性體質,也就是脾胃衰弱者,寒熱體質可由指甲的月芽略窺一二,若十個指頭都有指痕則屬熱性體質,十個指頭中有六指有指痕則已屬偏寒體質,若僅有大姆指有指痕則屬大寒體質了,積滯重者應先排除淤滯再補,并非一定是虛不受補。另從舌頭上也可看出許多癥狀,如舌尖主心,舌尖很亮暗紅者,通常有失眠癥,舌的邊上主肝容易青紫、紫斑者,通常肝氣不順,情緒不好所愿不遂,在肝經上,便會有淤滯,而舌的中央主胃,其中若有刀痕或多線條,通常因多喝酒或飲食急速,傷了胃經,若先天舌中有很多線則容易對食物過敏,不能吃乳酪、牛奶等,而舌苔若是淡白色或淡黃色,則屬正常,若舌苔很厚,又在正中心,則表示胃納已不好了。若在舌根苔厚,連排便可能都有困難了。
七、癌癥患者的養生之道
不僅癌癥患者,所有人都應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養身,用藥是不得已,而養身可從飲食、睡眠、運動三方面并進:
A、飲食方面忌食生冷食物,大體上蔬果類生食較寒涼。少吃難消化的蛋白質,如蝦蟹等。飲食的量也牢記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飽,晚餐吃得少,宵夜不吃的原則。另鳳梨有通暢之效。冬令進補多用姜,多食海參,五谷雜糧,小米等。
B、睡眠方面晚上十一點至一點是滋陰水時辰,一定要把握,最好十點左右即可上床,尤其青少年此時辰正是生長的時點,也就是所謂養元氣之時,不可熬夜,忌上大夜班。
C、運動方面運動對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是絕對必須的,而運動的最佳時段是早上五點至七點,背向太陽做運動,或傍晚五點至七點面向太陽做運動。所謂因勢利導,有助于打通尾閭、脊中、及玉枕三關。運動的份量在25-30分鐘,微微出汗即可,最好用干毛巾將汗擦干,待毛孔收縮后再去洗澡,最重要的是運動完要喝一大杯溫開水,有助于排尿酸及積滯。中醫運用中藥,針灸,氣功等綜合療法治療癌癥,祛邪不傷正,在抑制癌細胞 分裂和繁殖,導致癌細胞死亡的同時不傷及正常細胞,著手調整整體臟腑機能,提高 病人免疫功能,激發人體潛在的自我修復功能,達到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甚 至是痊愈的目的。
中醫治療癌癥五個誤區
誤區一:中醫藥治療只用于腫瘤的晚期
“你的病已是晚期,我們沒有什么好辦法了,你去找中醫看看吧。”這是晚期腫瘤病人在西醫院就診時常常聽到的一句話。于是部分晚期患者抱著最后一線希望來到了中醫院。這些患者常常經過了手術,放療和多種方案多療程的化療,最后出現全身多處轉移,體質差,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出現黃疸、大量胸腹水及多器官的衰竭。對于這些病人,中醫藥能否給他們帶來希望呢?不可否認,對于這些晚期病人,通過中藥的調理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病人的痛苦、延長生存時間。但是,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的優勢并不僅僅在晚期,早期患者及早接受中醫藥治療,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眾所周知,腫瘤術后復發轉移,常發生在術后2年以內,隨著時間的延長復發轉移的幾率會逐漸降低。因此,術后以中醫藥扶正培本為主的治療,可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臟腑功能恢復,使腫瘤細胞沒有再生的土壤,從而有效預防腫瘤復發轉移。另外,腫瘤是一種全身性疾病,不要只注重局部的治療和短期的治療,要杜絕腫瘤的死灰復燃,必須堅持二三年的中藥調理,把適宜腫瘤生長的環境改變過來。在腫瘤的治療過程中,若能制定一個中西醫的個性化治療方案,自始至終地輔以恰當的中醫藥治療,往往“勝算更大”。
誤區二:手術、放化療損傷太大,只用中醫藥治療就行
一些病人說:“我就是來吃中藥的,我不做化療。”這類患者對中醫藥治療寄予過高的期望,希望單純通過中醫藥治療使得腫瘤緩解。其實,中醫藥治療是通過調動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起到殺滅、抑制癌細胞的作用。對于年齡較大、一般情況較差、細胞分化較好、腫瘤進展緩慢、已經過多種治療的患者,可予單純中醫藥治療。但中醫藥在消除腫塊、殺滅癌細胞上力量不及手術和放化療,所以當身體可以耐受的情況下,應當遵從專科醫生的安排,選擇手術或者放化療。雖然有些毒副作用,但畢竟還是有效的治療手段,不要因噎廢食。此時,我們可以配合中藥,一方面針對手術和放化療的毒副作用辨證施治,將病人的不適反應降到最低,從而順利完成治療。據我們觀察,通過中藥健脾和胃,配合化療,患者一般都能耐受。另一方面,中藥對放化療還有一定的增效作用。總之,對付惡性腫瘤有很多手段,但任何單一的治療手段效果都有限。中西醫多學科的綜合治療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建議患者讓醫師結合病情,制訂一個最適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中西醫治療沒有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協同作用,不應被截然分開。
誤區三:跟著廣告走,自用偏方秘方
目前,社會上治癌廣告到處都有,說的天花亂墜,患者往往也病急難投醫,不惜重金購買。到頭來浪費錢財不說,耽誤了寶貴的治療時機,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更不可思義的是到頭來把責任算到中醫中藥頭上。不可否認,我國民間確實流傳著不少偏方、秘方,其中有些是群眾長期防止疾病的智慧結晶,它們大多取材容易、制作簡便,病人樂于使用。然而相當部分的偏方、秘方,是在醫療條件很差的情況下形成的,許多患者輕信一些“偏方”,誤認為只有用毒藥才能殺死癌細胞,即所謂以毒攻毒之法,其實治療癌癥的中藥有許多種,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化痰利濕、理氣和血等等。當然也含以毒攻毒之法,但這要根據病情、病位、病程及體質的強弱來決定使用什么方法何種藥物,既辨證又辨病,不可一味地相信只有以毒攻毒才能治病。如果過多過量地應用其大毒的藥品,而不采用其它藥來制約其毒性,那么后果是嚴重的。常聽說,有的癌癥患者誤服“偏方”而導致不應該的死亡。還有一些小報上不負責任的宣傳廣告,隨意夸大療效,使患者和家屬信以為真,應該說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治愈癌癥的靈丹妙藥,因為腫瘤是一類非常不均一的疾病,臨床表現千奇百怪,所有的腫瘤不可能通過一個簡單的治療方法或藥物治愈,而且從長遠看希望也不大。這就要求人們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識,相信專科醫生,用中藥更要在從事中醫腫瘤治療的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因為專科醫師能更好的把握疾病的發展規律,尤其對于中西醫兩套醫術都能掌握的醫師來講,更加能知己知彼,更好地運用適當的治療手段為患者提供服務。
誤區四:一味進補,多多益善
由于癌癥造成的消耗,以至病人表現出相應臟器的虛損及全身體質的下降。這時醫生及家屬就會囑咐病人要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可是有的病人因缺乏常識,盲目服用一些補藥,如人參、鹿茸、胎盤、蜂王漿等,這不但不起好作用,反而使病情加重,究其原因關鍵是沒有對癥。因為中藥的補養藥臨床上分為四大類: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在藥性上又有寒、熱、溫、涼之區別。具體治法上又有補心、補脾、補肺、補肝、補腎之不同。所以臨床上要根據病人具體虛損程度及臟腑狀況來有的放矢用藥。如果不加區分,亂補一氣,不但不能起到補虛扶正之目的,反而會加重病情。如有的病人本來就陰虛內熱,結果過量服用人參、鹿茸等,造成咽干舌燥、口鼻出血、嘴唇起泡,簡直是“火上澆油”。另外,胎盤、蜂王漿雖是一種補品,但因含有激素,如長期服用可造成身體肥胖,甚至促使腫瘤復發和轉移。現代醫學研究提示,高脂肪飲食可以促使結腸癌及乳腺癌的發生。熱量攝取過多,也會積存為脂肪,日漸使人肥胖。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體重超重的人較正常或略輕的人更易患癌癥,死亡率也較高。因此攝取過量營養不僅無益,反而有害。特別是豬肉、牛肉類陸地動物脂肪攝食過多,增加患癌癥的危險。從醫學角度講,80%的致癌因素是非遺傳性的,因此,人們重視均衡營養,避免營養過剩,能有效地降低患癌癥的危險。腫瘤患者進補也要聽聽醫生的建議。
誤區五:忌口太嚴,千篇一律
中醫治療癌癥,比較強調忌口。其實西醫對有些病也是忌口的,比如糖尿病忌糖等,機理是一樣的。約三分之一的腫瘤患者發生與飲食有關,飲食結構不合理,如攝入營養素不平衡,不管是過多或過少,均可導致腫瘤的發生。合理的飲食不僅可降低腫瘤的發病率,而且對腫瘤的治療和預防復發起著一定的作用。所以說忌口是必要的,但不能千篇一律,比如有的病人雞、鴨、魚、肉等一概不吃,這里首先要說的是忌口只是相對的少吃,并不是完全不吃。忌口太嚴,不僅會使患者感到無所適從,而且會造成食譜太窄,影響患者對營養物質的攝取,促進惡病質的產生。比如雞,是補虛妙品,因此虛證都可以吃,但是雞的性質偏溫又不易消化,所以熱癥和消化功能不好的就要忌食雞。再如海產品,很多人認為是發物,其實象海帶等是具有軟堅散結的食品,癌癥病人大都可食用。再就是要根據所患癌腫、病人體質及用藥情況因人而宜。因為中醫認為,疾病有寒、熱、虛、實之分,食物也有寒、熱、溫、涼之性,寒病多食溫熱之品,熱病多吃寒涼之味,以食物之偏來糾正疾病之偏,達到治病的目的。例如,腫瘤患者在接受放療之后,表現口干舌燥、咽喉腫痛等一派陰虛內熱癥候,飲食就應選擇滋陰生津清熱之品,如苦瓜、冬瓜、百合、銀耳等;而忌食溫熱助陽之品,如桂園、姜、蔥、羊肉等。否則會火上澆油。所以適當的忌口是必要的,但要在醫生指導下“辨證施忌”。
所有的醫學信息對癌癥治療來說都是指導以及信息傳遞,如果身邊有人正處于癌癥苦惱之中,在適當了解一些信息之后,應該正確聽取醫生的建議和治療方式。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方式?
2024-10-24甲狀腺癌的預防有哪些可行措施?
2024-10-24健脾益腎顆粒與參芪十一味顆粒能同時用
2024-10-24甲狀腺癌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2024-10-23甲狀腺癌患者如何做好心理護理
2024-10-23復方斑蝥膠囊有何作用?
2024-10-23結直腸癌化療時產生惡心嘔吐的原因有哪
2024-10-23甲狀腺癌手術后的護理要點有哪些
2024-10-23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