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的病理分析及分類
食道癌是消化系統疾病中常見的惡性腫瘤,隨著生活飲食條件的改善,食道癌越來越高發。目前為止,食道癌的確切致病因素還沒有找到,很多患者發現時已經晚期,耽誤了病情治療,因此我們需要了解一些食道癌的知識。
我們先來看看食管癌的病理分析:
食道分為頸、胸、腹三部。胸部食管又分為上、中、下三段。上段自胸廓上口至主動脈弓平面;中段自主動脈弓至肺下靜脈平面;下段是肺下靜脈平面以下,通常將腹段包括在下段內。中段食道癌較為多見,下段次之,上段較少。多系鱗癌。賁門部腺癌也可向上延伸累及食管下段。
按病理形態,臨床上食管癌分為髓質型、縮窄型、蕈傘型、潰湯型四種類型,其中髓質型最常見,惡性程度高。癌在粘膜下可向食管全周及上、下擴散,同時也向肌層浸潤,并侵入鄰近組織。
癌轉移主要經淋巴途徑,晚期可經血行轉移至肝、肺、骨骼等。
下面來看看食管癌的病理分類:
1、糜爛型:
病變處,食道黏膜略凹陷或輕度糜爛,糜爛處色澤較深,邊緣不規則呈地圖狀,與周圍正常黏膜分界清。糜爛區呈細顆粒狀,偶有殘存的正常黏膜島。除個別病例有纖維素性假膜覆蓋外,多數糜爛面較清潔。
2、隱伏型:
該型為食道癌最早的表現,極易在內鏡檢查中漏診。病變處,食道黏膜與周圍正常食道黏膜平齊,新鮮標本可見病變處黏膜色澤較正常深,呈粉紅色,黏膜內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表現為輕度充血斑或黏膜皺襞增粗,鏡下均為原位癌。
3、乳頭型:
該類型的腫瘤呈明顯結節狀隆上海人論壇起,病變處食道黏膜呈乳頭狀,或蕈傘狀向食道腔內突出,直徑為13cm與周圍正常黏膜分界清,表面一般比較光滑,可有小的糜爛,有時有灰黃色炎性分泌物覆蓋,偶有糜爛。
4、斑塊型:
此型原位癌占1/3早期浸潤癌占2/3。病變處食道黏膜略腫脹隆起,表面粗糙不平,色較灰暗,呈蒼白色,有時可見小的糜爛區。病變邊界清,有時可累及食道全周。食道黏膜皺襞增粗、紊亂與中斷,黏膜表面粗糙,呈現粗細不等的顆粒與牛皮癬樣表現。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散結靈膠囊對脂肪瘤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4艾愈膠囊何處能購得?癌癥放療后可否服
2024-10-24消癌平片哪個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
2024-10-24化療后患者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4卵巢癌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2024-10-24怎樣實現鼻咽癌早期發現診斷及癥狀有啥
2024-10-24經常身體不好,三個月體重減輕六斤是癌
2024-10-24乳腺癌的早期有哪些常見表現?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