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有多大幾率遺傳?十類人群易患上乳腺癌
乳腺癌的發病率占女性癌腫的首位,乳腺癌的危害不可小看。那么乳腺癌是怎么引起的?來看看吧。
從醫學上說,乳腺癌的定義是乳房腺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作用下,發生了基因突變,致使細胞增生失控。由于癌細胞的生物行為發生了改變,呈現出無序、無限制的惡性增生。它的組織學表現形式是大量的幼稚化的癌細胞無限增殖和無序狀地擁擠成團,擠壓并侵蝕破壞周圍的正常組織,破壞乳房的正常組織結構。
乳腺細胞發生突變后便喪失了正常細胞的特性,組織結構紊亂,細胞連接松散,癌細胞很容易脫落游離,隨血液或淋巴液等播散全身,形成早期的遠端轉移,給乳腺癌的臨床治愈增加了很大困難。全身重要臟器的轉移如肺轉移、腦轉移、骨轉移等都將直接威脅人的生命,因此乳腺癌是嚴重危及人體生命的惡性腫瘤。
乳腺癌是怎么引起的
乳腺癌的病因和發展機制十分復雜,乳腺癌的全球地理分布差異巨大,概括地說是遺傳因素、生活方式和環境暴露等多種因素及相互作用的結果。
1、家族史和遺傳因素
乳腺癌有明顯的家族易感性。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其乳腺癌發病風險高出一般人群2-3倍。一級親屬或二級親屬患有乳腺癌,其本人患乳腺癌的危險是一般人群的2倍;3個及以上一級親屬患有乳腺癌,其危險度高至近4倍。
2、初潮年齡及絕經年齡
初潮年齡小于12歲與大于17歲相比,乳腺癌相對危險度為2.2:1。絕經晚,行經期超過36年,乳腺癌危險性增高,絕經年齡大于或等于55歲者比小于45歲者,乳腺癌危險性增高1倍。
3、首次生育年齡及哺乳
初產年齡小于20歲的女性發生乳腺癌的風險是初產年齡晚于35歲女性的一半。哺乳可降低乳腺癌發生的風險,每哺乳1年可以降低4.3%的乳腺癌發病風險。
4、婚姻狀況
未婚者比結婚者乳腺癌危險性增加1倍。30歲以上未婚或晚婚婦女,或婚后未生育的婦女,危險性增加。
5、外源性雌激素
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患乳腺癌的風險上升15%-25%。激素替代治療與患乳腺癌危險增高有關,能提高侵襲性乳腺癌26%的危險。
6、乳腺良性疾病
患有纖維囊性疾病和纖維腺瘤者乳腺癌的危險度增高2-3倍。導管內乳頭狀瘤、硬化性腺病、中度普通型增生,發生乳腺癌的風險比非增生性病變高出1.5-2倍。非典型導管增生和非典型小葉增生,這類病變發生乳腺癌的風險會提高3.5-6倍。
7、飲酒
最新的研究結果發現中低程度的乙醇攝入也會增加乳腺癌發病風險,即使每天飲用5-10g的乙醇,其乳腺癌發病危險增加15%;每增加10g乙醇攝入量,乳腺癌發病危險增加10%。
8、體重和運動
體重增加和超重是普遍公認的乳腺癌危險因素。運動可能減少乳腺癌的風險,尤其是生育過的年青女性。
知道了引起乳腺癌的原因,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人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呢?易得乳腺癌的高發人群,下面一起來看看。
易得乳腺癌的高發人群
1、乳腺增生多年不愈的女性。乳腺增生是一種慢性疾病。盡管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會惡變,但兩者之間的諸多聯系,提示人們積極保健與治療的重要性。
2、經常上夜班的女性。
3、都市白領。
4、經常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補品的女性。如今的時尚女性都很注重保養,為留住美麗,不惜服用雌激素或含雌激素的補品,尤其是那些經濟能力好的職業女性。但是,雌激素可誘發乳腺腫瘤;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使用雌激素l0年以上將大大提高乳腺癌發生率。
5、身體肥胖的女性。肥胖是一個具有爭議的危險因素,一些研究報告指出肥胖會引起乳腺癌。
6、精神抑郁的女性。精神抑郁,經常生氣,造成的心情沉悶,是造成女性患乳腺癌的精神因素。
7、長期接觸放射源的女性。
8、長期吸煙的女性。
9、獨身未育或婚后不育以及13歲前月經初潮或絕經晚的女性。
10、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
以上10種易得乳腺癌的高發人群,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如果患上了乳腺癌,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病情一定會好轉的。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鼻咽癌是否會直接遺傳?哪些癥狀需警惕
2024-10-22得了酒精肝一定會發展成肝癌嗎?
2024-10-22常見的腫瘤檢測標志物有哪些?
2024-10-22哪些人群屬于胃癌的高發群體?
2024-10-22腦腫瘤良性術后多年能否吃柚子
2024-10-22宮頸癌化療后白細胞降低如何處理
2024-10-22宮頸癌常見癥狀有哪些
2024-10-22肝癌是否存在遺傳的可能性?
2024-10-22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