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如何跟蹤隨訪?腫瘤術后防復發是關鍵
據統計顯示,我國新診斷的腫瘤患者中一年復發率為60%,死于腫瘤復發和轉移的患者超過80%。臨床研究數據顯示:手術、放化療結束出院后的1-2年為復發、轉移的高危期。因此,預防腫瘤復發和轉移比治療更重要。那么,如何防止腫瘤的復發轉移呢?專家給出了答案。
定期復查,跟蹤隨訪
由于目前尚無復發和轉移的可靠、早期預報信號,因此,為及早發現復發轉移,需要對病情進行定期復查和跟蹤隨訪。定期復查的時間一般在患者出院后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兩年后每六個月一次,直到五年,五年以后可以每年進行一次復查。復查時,醫生要給患者進行全身檢查,當患者出現癥狀時,應進行相應的胸、腹部CT,顱腦CT或MRI,骨掃描,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等。對出院患者的跟蹤隨訪是主管醫師在康復期必須完成的一項基本工作。跟蹤隨訪應每月進行一次,第二年以后每季度一次。跟蹤隨訪要全面了解患者出院后的飲食、睡眠、身體康復鍛煉情況,對患者的康復期生活予以正確指導,以防止因不良生活習慣和運動不當導致復發和轉移。
此外,免疫功能低下是患者在康復期腫瘤復發轉移的首要因素。人體的免疫系統每天要消滅成千上萬的腫瘤細胞。但如果人體的免疫功能低下,就會有大量的腫瘤細胞存活下來,逐漸導致腫瘤的復發和轉移。尤其康復期的患者,在放化療后,免疫功能進一步下降,嚴重影響患者康復治療效果。提高免疫功能,使人體自身抗腫瘤能力增強,是防止腫瘤復發和轉移的重要條件。值得一提的是,腫瘤患者在常規治療后,還需要有繼續治療的概念。康復期應該怎樣接力治療?專家表示,康復期的患者,在檢查各項指標有異常時應該抓緊大劑量用中藥治療,沒有異常可小劑量維持治療,一般每個月服用10天抗癌中藥較好。
需重視心理和飲食療法
一個健康人患病后必然會產生相應的心理變化,而腫瘤患者的心理變化則更為明顯。緊張、焦慮、不安、孤獨、恐懼、怨恨、悲傷、抑郁等心理失衡不同程度的出現。這些現象也將反復影響患者的正常康復。因此,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解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樹立戰勝癌癥的信念;患者的家屬也應該照顧好他們,幫助患者走出癌魔陰影,用積極的態度對待人生;患者要用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和康復。切忌怨天尤人,心灰意冷,自暴自棄,要用自己的新生,證明人生的價值。黑龍江的一位農村婦女患了肺癌,治愈后,為了回報社會和家人對自己的關愛,通過電話,積極為癌癥患者做“話療”,以親身經歷鼓勵患者活下去,并志愿捐獻眼角膜和骨髓。
此外,還要重視飲食療法。很多人得癌癥是吃出來的。比如發霉變質的花生、大米等含有黃曲霉素,吃了會誘發肝癌等。因此,我們應該重視飲食健康,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減少癌癥發病率。例如百合有止咳潤肺作用。多吃點豆制品、紅棗、紅小豆、大蒜等食物。在康復階段,癌癥病人要設法增進食欲,提倡吃雜糧,飯菜要清淡可口,葷素搭配,進食時要環境輕松、心情愉快。
最后專家強調,要有規律,適當鍛煉。無論作息時間、學習娛樂都要有規律。規律的生活可使機體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這樣,腫瘤的復發、轉移也就無機可乘。適當鍛煉是健身、治病、養病最好的方法。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陰囊鱗狀細胞癌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2024-10-22膀胱癌的化療方案及效果如何?
2024-10-22喉咽癌患者的飲食選擇有哪些?
2024-10-22剛做完宮頸活檢醫生為何不開任何藥?
2024-10-22肝癌發生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2024-10-22我國肺癌患者的數量情況如何?
2024-10-22手臂上長紅色小點是瘤子嗎?如何消除?
2024-10-22如何早期發現甲狀腺癌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2024-10-22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