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頻便秘或是直腸癌癥狀 腸癌的癥狀有哪些?
結直腸癌是常見的三大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在我國不斷上升,很多人由于對該病不了解,常常將結直腸癌誤認為“腸炎”、“痔瘡”等。
結直腸癌一般發生在40-50歲年齡組,男女之比為2-3:1。結直腸癌可以經淋巴管、血流轉移、局部侵犯,還可向腹腔內種植或沿縫線、切口面擴散轉移,而一旦發生轉移后果將比較嚴重。所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結直腸癌患者顯得尤為重要。
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很多患者就診時已經處于結直腸癌中后期。其原因主要是對結直腸癌的認識不足或者重視不夠。患者往往會將結直腸癌誤認為“腸炎”“痔瘡”等,未行檢查,進而耽誤了進一步的治療,以至于預后很差。所以出現癥狀早期就診,詳細檢查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以下就是結直腸癌常見的臨床癥狀。
一、大便習慣改變
結腸癌分為右半結腸和左半結腸。左側結腸腸腔較細,而且內容物多呈半固體狀,所以易導致腸腔狹窄和梗阻。早期可出現腹瀉、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這里所說的腹瀉嚴格地說是便頻,而非真正的腹瀉,隨著腫瘤持續增長,致腸腔狹窄出現進行性便秘。
直腸癌除了便頻外,還有排便不盡感和里急后重,最初發生在清晨起床后,逐漸增多,每日數次或10多次,甚至夜間也大便數次。
二、便血
便血原因主要為大便與腫瘤表面摩擦所致。便血出現的時間與腫瘤部位有關。早期僅有少量便血,隨著腫瘤不斷生長,腫瘤出現壞死、潰瘍而且分泌物增多,此時便血量增大,血呈鮮紅色,當血液在腸道內存留時間較長時即為暗紅色,多與糞便相混,有時還會出現血塊。對于懷疑腫瘤距離肛門較遠的病人,糞便隱血實驗陽性亦可高度懷疑結直腸癌,應行進一步檢查。
三、腹部腫塊
右側結腸在解剖上具有腔大、壁薄的特點,腸腔內容物多為液體狀,腫瘤可以向腸腔內生長成較大。中后期60%-70%病人中可于右側中腹部觸及一個質硬腫塊,這也提示右側結腸癌可能的一個征象。
四、貧血
腫瘤生長需要大量血液供應。所以隨著腫瘤的逐漸增長,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但并不是說貧血越重病人越晚期。部分右側結腸癌病人往往首先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乏力、疲勞癥狀。
五、腹痛腹脹不適
腫瘤持續增長,部分患者會出現腹部脹痛不適,往往是隱痛不適,可無胃腸道癥狀。由于缺乏特異性,常不被引起注意。
除了以上比較典型的癥狀外,結直腸癌還有可能出現食欲減退、消瘦、消化不良、發熱等癥狀。特別是當出現短期原因的體重明顯減輕,遇此情況務必到醫院就診排除消化道惡性腫瘤。
提示:結直腸的癥狀并不完全具有特異性,但是一旦有上述癥狀出現,務必重視,盡早到醫院就診。只有重視這些小的癥狀,才不會因為我們的大意而耽誤了重大疾病的診治,也才能離健康更進一步。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陰囊鱗狀細胞癌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2024-10-22膀胱癌的化療方案及效果如何?
2024-10-22喉咽癌患者的飲食選擇有哪些?
2024-10-22剛做完宮頸活檢醫生為何不開任何藥?
2024-10-22肝癌發生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2024-10-22我國肺癌患者的數量情況如何?
2024-10-22手臂上長紅色小點是瘤子嗎?如何消除?
2024-10-22如何早期發現甲狀腺癌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2024-10-22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