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導致白細胞減少的護理方法
惡性腫瘤患者經周期性化療后,經常會出現白細胞減少或缺乏,使正常化療周期難以完成,長期的白細胞缺乏是導致嚴重感染,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腫瘤患者化療后外周血白細胞減少護理至關重要。
白細胞減少癥在中醫學無此病名,據其主癥主要有乏力、頭暈、心悸、易外感發熱等,歸屬于中醫學“氣血虛”、“虛勞”、“溫病”、“諸虛不足”等范疇。
白細胞的作用
血液中的白細胞是人體防御細菌入侵的巡邏兵。當細菌等異物入侵時,白細胞便進入被入侵部位,將細菌包圍、吞噬、消滅,故白細胞有人體“白色衛士”之稱。可見白細胞數減少,就會削弱人體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
護理措施
1、心理護理。化療前為患者講解與化療有關的知識及化療各階段的注意事項,使其有心理準備。化療時為患者講解化療的目的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使其能積極配合治療,生活上多關心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主動配合治療。
2、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化療藥物常見不良反應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害等。化療結束后,數日內仍為毒性反應高峰期,應根據醫囑定時檢查血象,觀察體溫變化及觀察皮膚黏膜有無出血和大便顏色變化,并協助醫生觀察每日血中白細胞總數及血小板計數變化,以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
3、皮膚護理。抗腫瘤藥物引起患者白細胞下降,粒細胞缺乏的同時,常會引起血小板減少,導致出血傾向。因此,在實施各種護理操作時動作要輕柔,靜脈注射時止血帶不宜過緊,時間不宜過長,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后,用干棉球壓迫針眼5 min以上,并做好患者的個人衛生,預防皮膚感染,特別注意會陰、肛門的清潔,防止肛周膿腫,保持床鋪清潔、干燥,預防壓瘡。
4、口腔護理。口腔黏膜潰瘍是化療后常見的不良反應,嚴重時累及咽喉,嚴重影響患者飲水、飲食及日常生活。因此在化療期間,對患者進行口腔衛生宣教,餐后用生理鹽水或口泰溶液漱口,刷牙應選用軟毛或海綿牙刷,動作輕柔,刷牙時間宜在進食后30 min內進行,避免刺激性飲食,鼓勵多飲水,保持口腔清潔、濕潤。發生口腔潰瘍時,用2%碳酸氫鈉溶液漱口,每次含漱3-5 min,漱口后局部涂錫類散或慶大霉素,口腔護理時動作輕柔,防止牙齦出血。
5、加強藥物治療護理
(1)用抗生素防止感染。遵醫囑每日靜滴抗生素,根據需要詳細詢問過敏史及做過敏試驗,做到劑量正確,嚴密觀察各種藥物的副反應。
(2)及時應用升白細胞藥物,如惠爾血、賽格力等,了解藥物副作用,保存方式,給藥途徑,準確用藥。
(3)根據醫囑輸注新鮮血、血小板,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并做好輸血護理。
6、中醫穴位療法:傳統中醫學雖無白細胞減少癥的病名,但認為本病多為“虛勞”,以補益生血為治則,足三里穴為足陽明胃經的下合穴,是足陽明經脈的氣血匯合處,陽明經
多氣多血,具有調整脾胃,補氣生血的作用,《千金方》曾強調“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研究表明,常灸足三里,能增進食欲,強健體質,使人精力旺盛,免疫功能增強。取穴方法: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找穴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
7、補充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 在化療期間除對癥使用防止嘔吐及促進食欲的藥物外,應特別注意病人的食欲,宜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清淡易消化食物,在食品的烹調上,做到色香味俱全,努力增進患者食欲,鼓勵患者攝取足夠的營養。以下推薦幾種對升高白細胞有幫助的食物:
(1)紫河車:有很好的補益強壯作用,能補氣、養血、益精。《本草蒙筌》說它“療諸虛百損。”白細胞減少癥是屬傳統醫學中的“虛損”癥范疇,常食紫河車,對提高白細胞數,頗有益。
(2)羊骨髓:羊的脊髓或骨髓,能補陰補髓,對虛勞羸弱之人可以起到食療食養的作用。現代還有用以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者。
(3)大棗:有補脾、益氣、養血的功效,凡血虛、貧血、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者,均宜食用。
(4)香菇:據報道,從人工栽培的鮮香菇中提取的多糖類,對白細胞減少癥有明顯療效。民間對白細胞減少癥,可用鮮香菇適量煮食或作菜常食。香菇還有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
(5)黃芪:有補中益氣、治虛弱病癥的作用。白細胞減少癥多屬中醫氣虛癥候,歷代醫家認為黃芪為補氣之最,故白細胞減少者宜食之。
(6)黨參:有補氣、健脾胃、養氣血的作用,為氣虛之人常用之品。
(7)小茴香:性溫,味辛,為民間常用的五香調味品。元代名醫李杲認為茴香“補命門不足”,說明它有補腎氣的作用。現代研究認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醚有升高白細胞的功效。
(8)丁香 :為常用的五香調味品之一。性溫,味辛,有溫中暖腎之功現代醫學研究認為,丁香內服吸收入血后,能刺激中樞神經使之興奮,心跳加快,并能使白細胞增加。因此,對白細胞減少癥患者來說,吃些丁香等五香粉,也頗適宜。
(9)牛髓:能補腎益髓。《神農本草經》中即有記載,說它“補中,填骨髓,久服增年”。因此,白細胞減少癥者常食頗宜,可收到補虛勞,益精血的功效。
(10)牛肉:能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醫林纂要》中說:“牛肉味甘,專補脾土,脾胃者,后天氣血之本,補此則無不補矣。”白細胞減少癥者,多屬中醫脾氣虛弱,多食牛肉則補氣健脾,故常食頗宜。
(11)羊肉:為溫補性食物,能益氣補虛,有補益強壯作用。元代醫家李杲曾說:“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尤其是白細胞減少癥兼有陽虛怕冷者,食之尤宜。
(12)花生米:花生有"植物肉"、"長生果"、"中國堅果"的美譽,是家庭日常待客的果品之一,它營養豐富,藥用也佳。近代實驗研究,花生能升白細胞,尤其是對腫瘤病人因放療、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有明顯的療效。
8、實行保護性隔離,防止感染 。
(1)定義。指為防止易感者受周圍環境中的微生物感染而設計的隔離。主要適用于抵抗力低或極易感染的患者。我們科的患者化療后骨髓抑制、免疫力低下、極易合并感染,當白細胞小于1.0×109/L時就要進行保護性隔離。
(2)隔離病房分類。目前保護性隔離病房單元分為有空氣層流過濾設備的特殊隔離病房和簡易隔離病室兩種。前者具備完好的建筑布局、設備齊全,通過高效過濾器運轉,可以清除99.9%以上大于0.3um塵粒及細菌而使空氣得以凈化,使之達到基本無菌的程度;后者為普通單間病室加緩沖處理間組成隔離小單元,附屬在普通大病區中。
(3)環境的清潔消毒。無論哪種保護性隔離病房環境,在接受病人入住之前都要經過徹 底的清潔、消毒處理。病人入住后繼續保持環境的潔凈度,每天對室內地面、門窗、器具等分別用含氯消毒劑溶液(1:2000)拖擦兩次,并用三氧機每天空氣消毒半小時,每周用0.4%過氧乙酸噴霧消毒所有房間一次,潔凈室空氣過濾設備持續運轉至病人出室。
(4)工作人員出入室要求。工作人員需修剪指甲,入室前洗手并以含氯消毒劑溶液泡手 后,帶消毒口罩、帽子方可進入。如果患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膚病等不能入內工作。嚴格控制不必要的人員進室。治療、護理有計劃的集中進行,以盡量減少出入室的次數,避免增加污染的機會。
(5)隔離期生活指導。培養病人良好的衛生習慣,如便后、飯前清潔手,不隨地吐痰和 棄物,常修剪指甲,隨時用漱口液漱口等,自覺維護自身和環境的潔凈。讓病人明了用無菌飲食的目的是預防腸道感染,指導和協助病人吃水果要吃易去皮的,可經浸泡消毒后去皮食用。三餐均經高溫消毒,飲用水必須燒開滅菌。不吃刺激性飲食。隔離期間活動范圍縮小在隔離間內,一切日常生活均需護士給予協助,此時也是治療的關鍵時期,常出現各種治療反應,如骨髓抑制免疫功能明顯下降等,必須臥床休息,減少活動。
(6)解除隔離指導。病人出隔離室時身體尚虛弱,要指導繼續保持個人衛生和飲食習慣; 控制減少接見探視者,少出入公共場所,避免交叉感染;注意冷暖變化時增減衣被,以防感冒引起呼吸道感染。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香膠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2024-10-21宮頸充血有必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2024-10-21盲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如何?
2024-10-21宮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療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嗎?
2024-10-21男寶寶長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寶寶后背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