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食用鹽漬腌制品易患胃癌 怎么吃能防癌?
一項調查表明,長期食用鹽漬臭蘿卜的人發生胃癌的可能性是不食者的5倍。廬江縣是全國胃癌高發區,且發病率逐年上升。20世紀70年代該縣胃癌死亡率為52.5/10萬,到90年代已經上升為86.82/10萬,居安徽省第一位。前不久,安醫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的專家對當地的303名新發胃癌病人進行了調查,調查包括一般情況、居住情況、飲水史、飲食習慣、膳食結構、家庭自制食品、生活與行為方式、家族史等內容。
調查發現,當地人愛吃自制的鹽漬食品,主要有鹽漬臭蘿卜、腌漬肉類、糯米粑等。鹽漬臭蘿卜是將新鮮蘿卜曬干后用鹽鹵腌制,待其腐爛至如豆腐狀后食用。糯米粑是將糯米碾碎、煮熟后制成粑粑,浸泡在水缸中,從春節前后一直食用到來年五六月份,存在著發生霉變的可能。
調查結果表明,鹽漬臭蘿卜和腌制肉類均與胃癌發病高度相關,這兩類食品的食用量與胃癌均成劑量反應關系,吃得越多,發生胃癌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中月食用鹽漬臭蘿卜大于3.5公斤或食用腌肉大于2.65公斤的人,胃癌發病的危險度均提高5倍以上。專家認為,這兩個因素是廬江縣胃癌持續高發的主要危險因素,而且糯米粑的食用量也與胃癌發病率有關。
怎么吃能防癌?
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全谷類、適當補充蛋白質
多吃新鮮蔬菜,如含膳食纖維的芹菜、含葉酸的菠菜、含β-胡蘿卜素的南瓜、含番茄紅素的西紅柿、含硒的蘆筍等。它們因為含某些營養素而有助于降低癌癥風險,例如含β-胡蘿卜素、含維生素C的的食物都很可能降低食管癌的危險性;提倡平時吃一些全谷類食物,如糙米、燕麥、大麥、蕎麥、玉米,以保證足夠量的營養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等;
還要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包括一定量的動物蛋白質和充足的豆類食品,保證營養均衡。
改變飲食習慣
胃癌的病例對照研究表明,三餐不按時吃飯、暴飲暴食、吃太咸、吃太燙的食物、喝烈性酒是胃癌的高危險因素。
建議平時三餐按時吃飯、細嚼慢咽、不吃太飽、不吃太咸(每天不超過6克鹽);不吃太燙和太硬的食物,以保護食管和胃粘膜不受損害;不喝烈性酒,保護食管、胃粘膜以及肝臟的健康;飲食多樣化,不偏食,養成多吃蔬菜的習慣。
改變不良烹調方式
煎、炸、烤等烹調方法使食物接觸的溫度達到攝氏幾百度以上,不僅會破壞較多的維生素,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和脂肪高溫變性,可能生成苯并芘、雜環胺等致癌物質。例如,當烹調溫度從200℃升至300℃時,食物中雜環胺的生成量可增加5倍。所以在食物烹調時應盡量避免將魚、肉等食物煎糊或烤焦。對于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建議以清蒸和白燒為主;新鮮蔬菜則提倡快炒或生食,以減少維生素C等的損失;
合理儲藏食物
日常食物的儲藏應盡量冷藏或凍藏,如一些易腐的含蛋白質豐富的肉類、魚類、貝殼類等;盛放的容器和包裝物還須安全無害,如塑料容器不釋放有害物質(如酚)等;糧食、干果類食品則應低溫、避光、通風、干燥,特別地還需防止霉變。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香膠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2024-10-21宮頸充血有必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2024-10-21盲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如何?
2024-10-21宮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療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嗎?
2024-10-21男寶寶長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寶寶后背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