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怎么引起的
近幾年肝血管瘤在女性當中的發病率正成逐年增長趨勢,成為除乳腺癌、宮頸癌等疾病外,糾纏女性的又一大高發疾病。肝血管瘤屬于一種良性腫瘤,所謂的肝血管瘤一般是指海綿狀血管瘤。它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多數發現于成年人,多見于30~~60歲,女性多于男性。那么,肝血管瘤怎么引起的?
肝臟血管瘤是肝臟的血管內皮細胞上產生的一種良性腫瘤,具體又可以分為海綿狀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內皮細胞瘤和毛細血管瘤4種類型,其中以海綿狀血管瘤最為多見。血管瘤在肝臟表面呈暗紅,藍紫色囊樣隆起,組織柔軟,可以發生于任何年齡段的人群,以30-70歲多見,平均47歲,女性的發病幾率要比男性高兩倍。
肝臟血管瘤的發病機制目前還沒有定論,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可能是胚胎發育過程中血管發育異常、微動脈畸形導致的,血管進行性的擴張。另一方面可能是某些激素刺激肝臟血管,導致血管內皮細胞移位、增生,逐漸形成毛細血管樣結構,最終導致肝臟血管瘤的發生。
目前對肝血管瘤的確切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主要有以下幾種學說:
(1)先天性發育異常學說:目前多數學者認為血管瘤的發生為是先天性肝臟末梢血管畸形引起,一般認為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由于肝血管發育異常,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肝血管瘤;
(2)激素刺激學說:有學者觀察到在女性青春期、懷孕、口服避孕藥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長速度加快,認為女性激素可能也是血管瘤的致病機制之一;
(3)其它:如毛細血管組織感染后變形,導致毛細血管擴張,肝組織局部壞死后血管擴張形成空泡狀,其周圍血管充血擴張;肝內區域性血循環停滯,致使血管形成海綿狀擴張。
血管瘤較小者一般沒有不適癥狀,只需要定期到專業復查,密切關注病情變化即可。腫瘤較大者可能會出現惡心、食欲下降、腹脹、腹痛、上腹部壓痛等不適癥狀,如果瘤內有急性出血、血栓形成、肝包膜炎癥時,可能會出現劇烈腹痛,伴隨發熱和肝功能異常。這種情況下,患者應該盡快到專業醫院做肝功能、肝部B 超、腫瘤標志物、核素掃描、CT等系列檢查,查明病因,詳細了解病情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珍香膠囊的成分包含什么?
2024-10-21食管癌的分期是如何劃分的
2024-10-21宮頸充血有必要做宮頸癌篩查嗎
2024-10-21盲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情況如何?
2024-10-21宮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治療僅切掉乳房就能治好嗎?
2024-10-21男寶寶長脂肪瘤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寶寶后背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