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放療后3個月內要防曬 放療期間的注意事項
“正在接受放射治療的腫瘤患者或者已結束放射治療3個月以內的腫瘤患者,一定要避免太陽對照射皮膚(即接受放射治療部位皮膚)的直射。”專家說,因為放射治療已經對照射皮膚造成了相應的損傷,如果太陽直射到這部分皮膚上,強烈的紫外線會引發急性皮炎,導致皮膚潰破。
專家建議:此類患者外出時,一定要做好相應部位的防曬工作,可以穿薄涼的長袖長褲,準備好遮陽傘、帽子、墨鏡、口罩、防曬霜等防曬用品。
夏季放療處皮膚保持干燥
對于正在放療的患者,夏季皮膚出汗多,更應保持放射處皮膚的清潔、干燥。
專家建議:汗濕的衣物及時更換,衣物以棉織、柔軟材料為主,減少不良的摩擦。忌外用碘酒、汞溴紅、肥皂水、熱水擦洗和敷貼膠布,不用含金屬的洗劑或油膏等。
放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應保持照射區皮膚清潔,避免日曬、摩擦或機械性創傷,不濫用酸性、堿性、碘酒、油膏等藥品,發現受照皮膚潰破時找醫生處理。照射野標記線,必須清晰可見;每日可用水清洗皮膚,嚴禁用香皂類清洗防止標記線洗掉,稍有模糊時要找醫生用專用墨水重劃,千萬不要自作主張,自己描或家屬劃,以免造成治療部位失誤或不準確。
2、一般患者均能順利完成整個放射治療過程,一些體質很差的患者,即使已不能接受手術或化療,但亦可完成放療。放射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全身反應一般比較輕微,因照射部位及體積劑量不同,加之有體質差異,每個病人對治療反應不盡相同,少數患者稍有乏力,食欲欠佳或有惡心感,另有少數病人白細胞下降;后一類病人主要是化療后,骨髓抑制,或大面積放療所致,一般使用升白細胞的藥物后,很快就會恢復;而單純局部、小面積的放療則無明顯的白細胞下降。
3、局部放射反應程度與受照面積大小、劑量高低和組織器官有無其它病變有關。一般腦瘤患者,頭部照射后照射部位,毛發可能脫落,但治療結束后,頭發一般很快會生長出來;面頸部分照射后,可有口干等情況;胸部照射一定劑量后,出現吞咽時疼痛,一般能耐受,可繼續照射,照射結束后疼痛感很快消失;腹部照射發生腹瀉,照射結束后,腹瀉很快停止。
放療病人在飲食上如何進行調整?
病人在接受放療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放療反應,如口腔粘膜反應,食欲不振、口咽痛、血象下降等,由于這些反應的出現會影響患者食欲,導致反應的加重,惡性循環最終會影響治療的順利進行,甚至中斷治療。所以,放療病人的飲食調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1、首先,病人飲食搭配要遵循"三高一低"的原則。所謂三高即指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如瘦肉、海產品、新鮮水果、蔬菜等;一低指的是低脂肪。以加強營養,配合放療。
2、其次,病人進食要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忌油膩及辛辣,盡量做得味美醇正,使病人易于接受;
3、第三,根據放療中出現的反應進行食物調整,如白細胞下降后應注意吃一些動物肝臟、菠菜、豆制品等。如果病人因放療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予少量多餐,在總攝入量不減少的前提下,分多次進食。在放療期間不主張忌口。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結直腸癌化療期間腹瀉應怎樣處理
2024-10-21血管瘤應采取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21咪喹莫特乳膏用于血管瘤治療效果怎樣?
2024-10-21骨髓瘤放射治療的副作用大嗎?有哪些?
2024-10-21肺癌晚期患者通常會感到疼痛嗎?
2024-10-21霍奇金氏綜合癥會引發頑固性呃逆嗎?
2024-10-21什么是遺傳性乳腺癌及其應對方法
2024-10-21媽媽胃癌術后現疼痛,用何藥止痛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