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不愈要小心肝癌 得了肝癌怎么辦?
很多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肝癌在早期的癥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其實,如此經常出現咳嗽,很難治愈,有可能與肝癌有關。
久咳不愈也可能是肝癌的一個表現
一說到肝癌,老百姓就想到的就是肝區痛、黃疸、腹脹、消瘦,眼前浮現一副‘東亞病夫’的形象。其實不然,肝癌的表現多種多樣,慢性咳嗽外,腰背痛、胃痛、腹脹、腹痛,腹水等久治不愈,需要警惕腫瘤的可能。
久咳不愈也可能是肝癌的一個表現。這其中有兩個主要的因素:一是呼吸過程中,肝臟腫物刺激了膈肌,引起肺部 的反射從而出現了咳嗽;另一個是肝癌出現肺部轉移而引起咳嗽。“中醫經典典籍《黃帝內經》就指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所以咳嗽久治不愈就要 全面檢查,排除其他器官引起的疾病。
有的病人會出現腰背痛,這可能是突出的肝腫瘤會刺激膈肌或者是轉移瘤引起的;另外有的病人被突出的腫瘤壓迫住胃和十二指腸,吃下去東西就感覺疼痛,自以為是消化不良,按照胃病治療,耽誤了病情;還有的肝癌病人會有腹痛、腹脹、腹水等癥狀,這是因為門靜脈被癌栓堵住了。
得了肝癌怎么辦?
那么得了肝癌怎么辦?肝癌晚期是否應等于等死?患者最好注意以下幾點:
應穩定情緒,正確地面對疾病
保持樂觀的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應注意休息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由于肝癌是一種消耗性疾病,病人食欲差,進食少,加之消化功能障礙,營養物質吸收少,病人常常感到乏力,所以應注意休息,盡量少活動。當然,這要視病人的具體病情而定。在肝癌晚期由于發熱、疼痛、失眠,或其他一些并發癥,病人的體力進一步消耗,應絕對臥床休息,否則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對于肝癌結節較大的病人,還應盡量避免彎腰或屏氣的動作,以免因腹腔壓力的變化導致肝癌破裂,引起出血。
積極抗病毒治療
90%以上肝癌是在慢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丙型肝炎基礎上發生的,口服抗病毒藥起效快,副作用小,往往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使肝功能得到好轉,同時,也可以起到減緩肝癌發展速度作用。
積極的營養支持
:晚期肝癌患者往往存在嚴重的肝功能失代償,8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肝癌患者一方面由于腹水、腹脹、食欲下降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攝入不足和吸收障礙——通俗地說就是吃不進去、消化不了;同時由于腫瘤和炎癥等因素造成消耗增加,再加上反復化驗、檢查會限制病人的進食,這些因素都進一步加重晚期肝癌患者的營養不良。因此,對晚期肝癌患者加強營養支持具有重要的意義
積極治療并發癥
肝癌除了骨轉移導致的劇烈疼痛和腫瘤破裂出血之外,主要的并發癥同于肝硬化:即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和感染,通過正確的防治方法,絕大多數并發癥可以得到控制,也就解除了晚期肝癌的絕大多數痛苦。除了延長存活期,還可以提高生活質量,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在治療肝癌的并發癥方面,中西醫結合療效要遠遠超過單純西藥治療。
積極尋求中醫藥治療
中醫藥治療除了中藥,還包括針灸、食療、氣功等多種治療方法。中醫藥在治療腫瘤方面積累了數千年的經驗。扶正祛邪、以毒攻毒等多種治療方法證明對于肝癌有較好的療效。中醫藥治療的最大特點是辨證論治——因人而異、量體裁衣的個體化精準治療。很多西醫方面的權威專家也都推進對肝癌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而不是單純的西醫治療
慎重選擇直接消滅腫瘤的治療方法
肝癌晚期,主要是一對矛盾——正虛邪實,正虛包括全身狀態差、體力差、肝功能差、營養狀況差、免疫力低下等;邪實包括腫瘤體積大、肝外轉移或血管侵犯、伴有腹水、出血、感染、腦病等。外科手術、介入、射頻、放療、靶向藥物等所有腫瘤方法雖然都有消滅腫瘤的作用,但對于晚期肝癌都應該極其慎重,因為一方面可以導致全身狀況更加虛弱、同時有可能促進腫瘤轉移或誘發肝衰竭。所以,對于晚期肝癌選擇以上直接消滅腫瘤的治療方法一定要充分權衡利弊、三思而后行。
有肝癌的朋友最好多看看上述提醒事項哦!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廣州地區哪家醫院治療直腸癌效果佳?
2024-10-21乳腺癌患者能否補充雌激素
2024-10-21注射用達卡巴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根治術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1廣州哪家醫院治療小腸腫瘤效果佳?
2024-10-21治療乳腺癌應選擇哪家醫院
2024-10-21鄭州治療殘胃淋巴瘤哪家醫院好
2024-10-21嬰兒出現血管瘤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