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類人容易得肝癌?叫你怎么預防它
肝癌即肝臟惡性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起源于肝臟的上皮或間葉組織,前者稱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高發的,危害極大的惡性腫瘤;后者稱為肉瘤,與原發性肝癌相比較較為少見。那么,哪些人易得肝癌?應如何避免呢?具體的我們一起來看下下面的介紹吧:
什么人容易患肝癌?分別是:
1、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
2、非酒精脂肪性肝炎
3、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
4、長期酗酒
5、食用被黃曲霉毒素污染食物
6、尤其是年齡 40 歲以上的男性風險更大
有以上幾種情況的話,專家建議是及時采取措施,比如前三者,需要及早的檢查確診,如果有肝癌的可能性,就盡早采取治療措施;后三者的話,也需要定期體檢,如有異常,要是能在早期就把它揪出來,治療效果都是不錯的。
那么,懷疑有肝癌應做什么檢查?
1、肝功能檢查
肝癌患者應作肝功能檢查,多數正常,伴有肝硬化時可出現肝功能損傷,部份患者血清谷丙轉氨酶高,肝癌造成肝功能損害僅見于晚期病人。
2、腫瘤標志物檢查
(1) 甲胎蛋白(AFP):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特異性腫瘤標志物,具有確立診斷、早期診斷、鑒別診斷的作用。目前常用酶標法、酶標電泳法、放射免疫法檢測。特別應用在早期亞臨床肝癌的診斷并及時手術可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對肝癌手術、化療、中西醫結合治療、放療等療效及預后判斷、動態測定血清甲胎蛋白有其重要的臨床價值。
(2)血清鐵蛋白(SF):是原發性肝癌的第二血清學標志物,血清鐵蛋白的濃度與肝細胞損傷的程度,肝硬化存在與否,肝臟鐵的貯量及肝瘤大小有關。文獻報導血清鐵蛋白診斷原發性肝癌陽性率50.8%~88% ,若甲胎蛋白與血清鐵蛋白聯合測定,任何一項陽性作為診斷指標陽性率達92.1%,尤其在甲胎蛋白低濃度及陰性時血清鐵蛋白測定頗有意義,故血清鐵蛋白與甲胎蛋白綜合應用將進一步提高原發性肝癌的早期診斷率。
3、血清測定
(1)、堿性磷酸酶:肝癌患者血清堿性磷酸酶多增高,陽性率65% ,超過金?阿氏單位時無黃疸出現,或有梗阻性黃疸而堿性磷酸酶不成比例地增高,提示肝癌的可能。 (2)、r一谷氨酰轉肽酶(r –GT):肝癌病人陽性率為84.2%~91.2%,此酶的增高可能主要來自腫瘤本身。 (3)、同工酶:同工酶的測定有乳酸脫氨酶(LDH)同工酶測定,原發性肝癌時LDH5活力增高。
普通人除了定期檢查外,該如何預防?
沒有乙肝、丙肝、肝硬化等肝病的普通人,得肝癌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不用太過擔心。但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引發肝癌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家還是要從點滴做起:
如何預防肝癌?
1、打疫苗
疫苗接種是最實際和有效的方法,主要是乙肝疫苗接種。有研究顯示,全民性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可在10年后有效地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由10%降低至1.3%。并在16年后使肝癌發病率明顯降低。
2、不吃發霉食物
產生黃曲霉素的真菌主要生長在潮濕的熱帶和亞熱帶,能使玉米、花生和其他糧食霉變,因此要避免食用這些發霉的食物。
3、控制情緒
情緒、工作壓力,尤其是不良心態對免疫系統有較大的打擊,火上澆油。不少人在得知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后,恐懼、抑郁,整天不思茶飯,用手撫摸肝部,有時一摸就摸上兩三個小時,擔心肝炎會癌變。假如這種情緒長期持續,就會導致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功能的變化,使血液中的抗癌細胞明顯減少,癌變就會真的發生。
4、做B超
肝臟B超是早期發現肝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在病情穩定時應每半年做1次肝臟B超檢查,此外處于疲勞和壓力下的中青年人在健康體檢時最好也加上一項肝臟B超檢查。
5、戒酒
酒在人體內需經肝臟這個人體最大的化工廠來解毒。在這一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乙醛對人體的毒性極大,可導致細胞的損傷、肝細胞內脂肪沉積、肝細胞炎癥壞死、纖維結締組織增生,最終可導致肝硬化,一部分肝硬化會轉變為肝癌。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廣州地區哪家醫院治療直腸癌效果佳?
2024-10-21乳腺癌患者能否補充雌激素
2024-10-21注射用達卡巴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根治術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1廣州哪家醫院治療小腸腫瘤效果佳?
2024-10-21治療乳腺癌應選擇哪家醫院
2024-10-21鄭州治療殘胃淋巴瘤哪家醫院好
2024-10-21嬰兒出現血管瘤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