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或是大腸癌 教你區分痔瘡與大腸癌
有些人長期便血,卻以為自己得的是痔瘡,放之任之,結果去醫院一檢查,竟然是大腸癌!相關專家說,現在我們的飲食經常是高脂肪、高蛋白,經消化以后可能形成一些毒性物質、致癌物質,再加上吃的精米、白面、大魚大肉,腸蠕動慢了,便秘多了,就容易發生大腸癌。”
結直腸癌(即大腸癌)的癥狀較隱匿,在疾病的早期,甚至疾病的晚期階段,患者可沒有明顯的局部癥狀,以至于許多患者在確診時已到中晚期,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大腸癌早期癥狀多不明顯,隨著癌腫的增大與并發癥的發生才出現癥狀。據國內資料,大腸癌患者首診主訴癥狀以便血最多(占48.6%),尤其是直腸癌患者,其次為腹痛(占21.8%),尤以結腸癌患者為多。出現以下癥狀,提示一可能存在大腸癌的可能,尤其老年人,要引起格外重視。
腸癌癥狀
便血:是大腸癌最早和最常見的表現。輕者僅表現為偶爾有少量出血,重者可表現有粘液血便、粘液膿血便或鮮血便,常被誤診為痢疾或痔瘡出血而貽誤了確診時機。
腹痛:部分病人以定位不確切的持續隱痛為首發或突出癥狀,部分病人僅腹部不適或腹脹感。當大腸癌合并糜爛、梗阻或繼發感染,由于相應的腸段蠕動增加和痙攣,可出現明顯腹部絞痛。有些病人表現為典型的不完全性腸梗阻性腹痛,即疼痛為陣發性絞痛,持續數分鐘,自覺有氣體竄過疼,接著有排氣,然后疼痛突然消失,當這種癥狀出現在老年人時,應首先考慮大腸癌。
排便習慣改變:多為排便次數或糞便性狀改變,比如原來大便每天1次,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天大便3~4次,或是說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以及大便形狀發生改變,本來大便是軟的成形的,最近變細了。有些人還伴有里急后重感。
貧血:老年病人,尤其是無其他原因的失血,亦無腸寄生蟲病的人,如發現進行性缺鐵性貧血,應想到有胃或大腸癌的可能性。
那大腸癌如何與痔瘡區分呢?
痔瘡出血和大腸癌出血都無疼痛感,這是兩者的共同特點。然而,兩者還是有辦法區分的:
1、是可以從大便規律性判斷,大腸癌患者的大便次數增加或不規律,而痔瘡患者通常大便次、數不會增加。
2、是出血量和出血狀況不一樣,大腸癌出血,血和大便往往混在一起,出血較多,而痔瘡出血一般在大便前或答辯后,出血量少,多為鮮紅色。
3、大腸癌會出現排便習慣性改變,比如大便變細、次數增多或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因此,一旦出現便血以及大便功能紊亂等可疑癥狀時,應予以充分重視,不要輕易斷定自己是患了痔瘡,而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肛門指診、結腸鏡等必要的檢查。尤其是40歲以上、腸息肉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和有大腸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應該定期檢查,警惕大腸癌的發生。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廣州地區哪家醫院治療直腸癌效果佳?
2024-10-21乳腺癌患者能否補充雌激素
2024-10-21注射用達卡巴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根治術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1廣州哪家醫院治療小腸腫瘤效果佳?
2024-10-21治療乳腺癌應選擇哪家醫院
2024-10-21鄭州治療殘胃淋巴瘤哪家醫院好
2024-10-21嬰兒出現血管瘤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