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術后復發有什么癥狀?怎么避免復發?
結腸癌手術后一般都會版有一定的復發癥狀。大約80%的病人會在術后出現疼痛的情況。有的術后患者也會出現便秘,腹瀉,疼痛,排便不盡感等癥狀。早期發現復發癥狀及時進行治療,才能夠最大限度治療疾病。
結腸癌復發的癥狀有:
第一、早期癥狀:最早期可有腹脹、不適、消化不良樣癥狀,而后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如便次增多,腹瀉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膿性血便。
第二、近階段內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如便秘、腹泄或排便不暢)、持續腹部不適、隱痛或腹脹都是結腸癌復發常識。
第三、腸梗阻表現,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腸梗阻癥狀,如腹脹,腹痛(脹痛或絞痛),便秘或便閉。體檢可見腹隆、腸型、局部有壓痛,并可聞及亢強的腸鳴音。
第四、中期表現:有黃疸、腹水、浮腫等肝轉移征象,以及惡病質,直腸前凹腫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腫瘤遠處擴散轉移的表現。
結腸癌術后如何避免復發?
1、病史和體檢,每 3-6個月 1次,共 2年,然后每 6個月 1次,總共 5年,5年后每年1次。2。監測CEA、CA19-9,每3-6個月 1次,共 2年,然后每 6個月1 次,總共 5年,5年后每年1次。3。腹/盆超聲、胸片每3-6個月 1次,共 2年,然后每 6個月1 次,總共 5年,5年后每年1次。4。腹/盆CT或MRI每年1次。5。術后1年內行腸鏡檢查,如有異常,1年內復查;如未見息肉,3年內復查;然后5年1次,隨診檢查出現的大腸腺瘤均推薦切除。6.PET-CT不是常規推薦的檢查項目。
2、術后2-3月后,可進行術野、肝臟的增強掃描,其作用在于作為術后影像學檢查的參考標準。沒有這個參照標準的情況下,即使出現了CT可見的復發灶或轉移灶,放射科醫生也難以區別是手術后改變還是病變,仍需要再等病變發生改變后才能做出結論。因此,術后早期的CT掃描檢查有利于放射科醫生更早期發現復發或轉移性病灶。
3、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結直腸腫瘤患者中,少數人的基因中存在一定缺陷,易患其他腫瘤,甚至是更罕見的多發腫瘤綜合癥患者。因此,術后隨診過程中也應注意提醒患者注意其它腫瘤的普查。如乳腺腫瘤、卵巢腫瘤等。在男性,因為直腸術后可出現排尿功能受影響,但不能因此而忽略前列腺腫瘤的早期檢查。
4、結腸癌患者術后可采用一日三餐至五餐制。少量多餐,食物多樣化,盡量使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接近合理比例(分別為55%~65%、20%~30%、10%~15%);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每天吃夠5種,量達0.5~1千克。主食以面粉、大米、小米、玉米、大豆、綠豆等五谷雜糧為主。養成低鹽、低糖、低脂肪、高纖維的飲食習慣。戒煙酒,少吃燒烤、油炸、熏制、鹽漬食品。持之以恒堅持這些飲食原則,能攝取足夠的各種營養素。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廣州地區哪家醫院治療直腸癌效果佳?
2024-10-21乳腺癌患者能否補充雌激素
2024-10-21注射用達卡巴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1乳腺癌根治術后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1廣州哪家醫院治療小腸腫瘤效果佳?
2024-10-21治療乳腺癌應選擇哪家醫院
2024-10-21鄭州治療殘胃淋巴瘤哪家醫院好
2024-10-21嬰兒出現血管瘤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