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癌遺傳嗎?子宮癌篩查三步曲
患了子宮癌的你,可能會問子宮癌會遺傳嗎?事實上,子宮癌正確的名稱是子宮體癌或子宮內膜癌,是困擾女性的第二大常見癌癥,僅次于乳腺癌。那么子宮癌遺傳嗎?其實一般不遺傳,只是說如果家族有的話一般患病的幾率要比正常人稍大一些。
此外,以下人群也是子宮癌高發人群,需要注意:
1、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者:
資料顯示,99。6%子宮癌因HPV感染引起。
2、多性伴侶: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性伴侶數≥10個者在子宮癌新發病例中占36%,說明多個性伴侶與宮頸原位癌及子宮癌均有明顯的相關性。這是因為精子進入陰道后產生一種精子抗體,這種抗體一般在4個月左右方能完全消失。如果性伴侶多,性交過頻,則會產生多種抗體(異性蛋白),所以更容易患子宮癌。
3、早婚多育者:
20歲以前結婚的患病率比21—25歲組高3倍,比26歲以后結婚者高7倍。同時子宮癌的發生率隨產次增加而遞增,7胎以上比1—2胎的婦女高10倍以上。
4、年齡:
20歲以前的女性患子宮癌概率較低,20—50歲子宮癌高發,50歲以后發病率下降。總的來說,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去年北京友誼醫院確診子宮癌9例,年齡主要在34—48歲,其中40歲以下者占33。3%,40—48歲者占66。6%。
5、宮頸不典型增生者:
特別是中度和重度患者,若不積極治療,也可能轉化為子宮癌。
新的篩查指南建議女性在21歲時開始初篩,無論初次性交的年齡或其他危險因素,子宮癌篩查“三步曲”。
第一步宮頸細胞學檢查。首先是宮頸TCT,TCT檢測是子宮癌前病變檢查的第一步,TCT能發現早期病變的細胞,較常規巴氏方法更客觀、更準確且無人為誤差,能做到真正的早期診斷(診斷率高達90%以上)。其次是人乳頭瘤病毒(HPV)檢驗,HPV病毒是引起子宮癌的元兇,感染高峰在18-28歲和40歲-44歲兩個年齡段。感染HPV后,大部分女性自身能清除HPV,然而有不到10%的女性,無法完全清除體內的HPV,這樣HPV便與DNA整合,改變宮頸表面鱗狀細胞的性質,慢慢侵蝕正常的宮頸,直到發生惡變。HPVDNA檢測篩查子宮癌前病變的敏感性優于傳統的巴氏涂片細胞學檢查。
第二步:陰道鏡檢查。
第三步:宮頸活檢。當HPV陽性或宮頸TCT有異常時,就要做陰道鏡配合宮頸活檢予以確診。
專家表示,就女性而言,即使感染了HPV病毒也不代表一定就會發展成子宮癌,只是有發展成子宮癌的可能,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有可能將病毒消滅掉,所以應每年復查宮頸TCT和HPV,一旦發現異常馬上進行治療,這樣就可以將子宮癌消滅在萌芽狀態,一些免疫力稍差的女性只需每年定期做防癌篩查,就能夠避免子宮癌的潛在危險。
子宮癌篩查前注意事項:
在月經來潮后10-18天為最佳檢查時間;檢查前72小時內不要行性生活;檢查前72小時內不做陰道沖洗,不要在陰道內用藥物;有炎癥時先進行治療,然后再刮片,以免刮片中充滿大量白細胞和炎性細胞,影響診斷。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四個月寶寶胸口有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怎樣為腎血管瘤選擇恰當的手術方式
2024-10-21怎樣判斷是否患了宮頸癌
2024-10-2135 周+4 天甲胎蛋白 382 怎
2024-10-21乳腺結節是否會發展成乳腺癌
2024-10-2130 多歲女性為何會確診乳腺癌?
2024-10-21除小肝癌外的肝癌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
2024-10-21小孩患毛細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