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宮頸癌的高發年齡和病因
女性在那哪個年齡段容易患上宮頸癌呢?了解了宮頸癌的高發年齡,才能夠更有效的預防。不僅如此,宮頸癌的病因也要多加了解,這樣可以在生活中積極預防宮頸癌。下面一起來看看宮頸癌的高發年齡和病因是怎樣的吧。
女性宮頸癌的高發年齡
宮頸癌是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生發展一般要經歷宮頸上皮內瘤變的過程,早期的宮頸上皮內瘤變經過干預治療可以逆轉。酸性磷酸酶是一種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解酶,研究證實人體內酸性磷酸酶在臨床研究和干預方面意義較大。通過檢測止常宮頸、各級別宮頸上皮內瘤變以及宮頸癌組織中酸性磷酸酶的表達,探討酸性磷酸酶在宮頸病變中的表達及其可能的臨床意義。
18歲以前有性生活、多個性伴侶、多孕多產、吸煙、配偶性生活混亂、患有重度宮頸糜爛。宮頸癌患者平均發病年齡是51歲,但主要好發于兩個年齡段:30-39歲和60-69歲,目前還有年輕化趨勢。人乳頭狀病毒(hpv)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但宮頸癌是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從正常宮頸發生炎癥到癌前病變,最后到宮頸浸潤癌一般需要6-8年,其中一部分低級病變還會逆轉或自然消失。
糜爛型:環繞宮頸外口表面有粗糙的顆粒狀糜爛區,或有不規則的潰破面、觸及易出血。
外生型:又稱增生型或菜花型。由息肉樣或乳頭狀隆起,繼而發展向陰道內突出的大小不等的菜花狀贅生物,質脆易出血。
內生型:又稱浸潤型。癌組織宮頸深部組織浸潤、宮頸肥大而硬,但表面仍光滑或僅有淺表潰瘍。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宮頸癌呢?
女性宮頸癌的常見病因
性生活:女性若有2個以上的男性伴侶,患子宮癌的機率更是有顯著的增加。
生育因素:初產年齡早,子子宮癌發病率高。
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長期刺激:一般情況下,女性朋友們如果患了無排卵型功血、多囊卵巢綜合癥、功能性卵巢腫瘤等與子宮相關的疾病時,都要或多或少地服用雌激素,時間一久,便會自然而然地刺激子宮內膜致其病變。了解子宮癌的確切病因,才能更好的接受治療。
子宮頸發炎:若有長期子宮頸的損傷、破皮、糜爛、發炎,都可能轉變為早期的子宮癌細胞。
其他因素:一些研究認為陰莖包皮垢、陰道滴蟲感染、梅毒、淋病均與子子宮癌的發生有關。
以上這些原因都有可能導致宮頸癌,要多多避免哦。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四個月寶寶胸口有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怎樣為腎血管瘤選擇恰當的手術方式
2024-10-21怎樣判斷是否患了宮頸癌
2024-10-2135 周+4 天甲胎蛋白 382 怎
2024-10-21乳腺結節是否會發展成乳腺癌
2024-10-2130 多歲女性為何會確診乳腺癌?
2024-10-21除小肝癌外的肝癌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
2024-10-21小孩患毛細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