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習慣容易導致癌癥發生?小心這5點雷區
對于患癌者來說,當聽到患癌確診消息,有著“何必偏偏選中我”的心聲。然而一般而言,癌癥的發展是有階段和時間歷程,癌癥的“種子”往往是由于生活中的壞習慣所引致。因此癌癥的出現,不是“選中你”,而是自身“決定”造成。哪些習慣容易導致癌癥發生?跟隨著風險因素排行榜,我們一一細看。
1、使用煙草
多項動物和人體試驗發現煙草中的化合物是導致發生各種類型癌癥的直接原因,同時還可以造成已患病的人癌細胞增生。當然,WHO的呼吁做得風風火火,然而缺乏衛生保健意識的部分人,依然會質問“為什么有的人吸煙一輩子卻沒得肺癌?”
我國每年有43萬新增病例是由于吸煙誘發引起的,當中1/4的男士發生的癌癥由吸煙引發。與非吸煙者相比,吸煙者的患癌風險升高44%。吸煙導致肺癌的風險最高,與不吸煙者相比,肺癌風險增加151%,肝癌風險增加32%,胃癌風險增加34%,食管癌風險增加47%。別以為吸煙是自己的事,實際是危及你最愛的家人。二手煙已被證明能夠使不吸煙者罹患肺癌。無煙煙草可導致口腔癌、食道癌和胰腺癌。
2、偏愛高脂高糖食品
有研究表明,肥胖者患癌風險更高,這是因為肥胖的人飲食結構往往較為單一,偏向高脂高糖食品,這些難代謝消化的食物,會增加消化系統負擔,刺激膽汁和胰島素分泌,膽囊炎、膽石癥的發生幾率就會較高,此外,人體高胰島素血癥會促進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的生物活性,從而改變一些細胞因子的活躍程度,最終導致癌癥的惡化和轉移。
3、吃飯囫圇吞棗
癌癥與我們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習慣囫圇吞棗和暴飲暴食的人,患有消化道系統疾病的幾率較慢吞細嚼人的要高。日本有研究顯示,吃得太飽,會造成抑制細胞癌化遺傳因子活動能力降低,增加患癌的風險。囫圇吞棗的人往往習慣“趁熱吃”,短時間大量的食物“投放”到胃部,既灼傷喉管,也增加消化系統負擔,日積月累造成臟腑的不可逆損害,為癌癥打下“根基”。
4、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低
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發現,蔬菜中的營養成分和某些植物化學物質,能對致癌物質和促癌因子起到明顯抑制作用??山档透伟?、肺癌、結直腸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癥的發生幾率。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水果如:綠葉蔬菜、西紅柿、胡蘿卜、蔥、大蒜、蘿卜等具有較強的抗癌作用。
5、不做運動
記??!日常軀體動作及家務并非有效的運動!雖然沒有研究表明,長期不運動一定會得癌癥。但卻有現代醫學研究表示,做運動可大大降低患癌的風險。運動能夠刺激體內某些激素的分泌,加快骨髓生成白細胞的速度,使白細胞數量增多,存活時間延長,增加吞噬細胞的能力,也就是俗稱的增強人自身的免疫力。一旦體內出現少量的癌細胞,也可被我們體內的“白武士”圍殲。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四個月寶寶胸口有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怎樣為腎血管瘤選擇恰當的手術方式
2024-10-21怎樣判斷是否患了宮頸癌
2024-10-2135 周+4 天甲胎蛋白 382 怎
2024-10-21乳腺結節是否會發展成乳腺癌
2024-10-2130 多歲女性為何會確診乳腺癌?
2024-10-21除小肝癌外的肝癌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
2024-10-21小孩患毛細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