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這些良好習慣預防癌癥
在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有效預防癌癥呢?我們都知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保證身體健康的根本,同時也是遠離癌癥的方法之一。那么,這些預防癌癥的生活習慣有哪些呢?快來一起往下看看吧。
預防癌癥的生活習慣
保持好心情。調查表明,癌癥患者多數有內向型的性格,既謹小慎微又多愁善感,既沉默寡言,又易躁易怒。這種人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心理矛盾沖突嚴重,又不善于自我解脫和宣泄,抑郁苦痛。心理學家把癌癥病人的性格定為C型性格,認為有這一類型性格的人易患癌癥。因此每天讓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樂觀、開朗、平和的心態可以防止各種疾病的侵擾。
少飲酒。無論是含有酒精的飲料,還是啤酒、葡萄酒和烈酒,隨著攝入量的增加,患口腔癌、咽癌和喉癌的危險顯著升高。如果一定要喝,男性每天應不超2份。
要嚴格控制體重。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資料顯示,與20年前相比,中國人的平均體重約增加了40%,而中國的癌癥發病率則升高了近9倍。專家認為,這兩組數據充分證明了肥胖是導致中國癌癥發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適當運動。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的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出門有汽車,上樓有電梯,辦公自動化,家務勞動社會化。朱軍主任呼吁:生命在于運動,只有運動,才能減少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發生率。
多吃蔬果。水果和蔬菜可能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癥的發生幾率。每日應至少吃5份(至少400克)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最好包括紅、綠、黃、紫等不同顏色。
要少吃熏制、腌制、烤制、油炸和過熱的食品。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認為,中國人極愛吃熏制、腌制、烤制、油炸和過熱的食品,這是導致中國的胃病、食管癌的發病率高居世界第一位的主要原因。這類食品主要包括熏魚、烤肉、臘肉、咸菜和火鍋等。
除此之外,癌癥高發人群還應該要定期做檢查。
癌癥的篩查方法
血液檢查。是查出早期癌癥的重要手段,可以檢測血液中各種腫瘤標志物的指標是否升高。
B超。健康人一年檢查一次。對于乳腺癌,40歲后就該每年做一次鉬靶結合B超的篩查,35歲以下的女性更應首選B超。
大便隱血試驗。大便隱血試驗為陽性的患者,需要進一步做結腸造影或結腸鏡檢查,以減少大腸腫瘤患者漏診或誤診。
內鏡。40歲后,建議去做一次胃鏡檢查,可將胃癌扼殺在早期萌芽中。特別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以及有胃癌家族史者,更應每年做一次檢查。而從大腸腺瘤發展到大腸癌通常需要5—10年時間,因此篩查很有必要。50歲后,應每年查次大便隱血試驗,5年查次腸鏡,家里若有親屬患腸癌,最好從40歲開始。
預防癌癥就從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吧。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四個月寶寶胸口有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怎樣為腎血管瘤選擇恰當的手術方式
2024-10-21怎樣判斷是否患了宮頸癌
2024-10-2135 周+4 天甲胎蛋白 382 怎
2024-10-21乳腺結節是否會發展成乳腺癌
2024-10-2130 多歲女性為何會確診乳腺癌?
2024-10-21除小肝癌外的肝癌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
2024-10-21小孩患毛細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