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如何預防大腸癌的發生?沒想到喝酒也能防腸癌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在人們中間大腸癌的發生越來越常見,而且有著年輕化的趨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結直腸科主任醫師萬德森教授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表示,腸癌在我國發病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三種:第一是遺傳因素,第二是飲食因素,第三是癌前病變。遺傳因素是無法控制的,但是生活行為、生活習慣是完全可以改變的。因此,要想預防大腸癌,可以從改變生活方式著手。
日常生活如何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1、微量元素和礦物質
有研究表明,硒元素是降低癌癥發病危險性的重要因素。另外,多攝入鈣質對防止大腸癌的發生也能有保護作用。另外,攝入適量的鉀、鐵、磷、鎂、鋅、銅等元素也會有抑制癌癥發生的作用。
2、油煎炸食品
高脂肪的飲食是明確與大腸癌發生有關,平日里我們所喜愛的油炸、煎炸食物,都是導致結腸癌的禍首。這是因為食物,尤其是肉類,在烤焦的部分中會含有能作用與結腸壁的致癌物質,因此要特別注意。
3、高鹽和腌制食品
現在的不少人都喜歡重口味的食物,而攝入的鹽分過多或腌制食品吃得過多,都會使結結腸癌的發病相對危險性增高。
4、蔥蒜類
蔥蒜類食物作為一種常見的調味品,食物是常見的調味食材,它們有著對腫瘤生長的抑制作用,應攝入蔥蒜類食品降低結腸癌的發病危險。
5、高脂、高蛋白、低纖維素
已經明確,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的飲食,是導致大腸癌重要的飲食因素。高脂肪飲食會導致刺激膽汁分泌,使糞便中的膽固醇含量增多。另外,還有可能導致具有致癌作用的非飽和多環烴類物質在腸道堆積誘發腸癌發生;另外,如果飲食中纖維素含量比較低時,會使糞便量減少,腸道蠕動減慢,長時間大便在大腸內堆積,毒素會不斷刺激腸壁,增加大腸癌的發病風險。
6、喝點紅酒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蘭平教授表示,研究人員發現,除了傳統的對于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有益作用,天天一杯紅酒還能降低人們患大腸癌的風險。超過1700名常規大腸癌患者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飲用紅酒的人與那些沒有飲用的人相比,被確診為有明顯結腸腫瘤形成的幾率低68%。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四個月寶寶胸口有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怎樣為腎血管瘤選擇恰當的手術方式
2024-10-21怎樣判斷是否患了宮頸癌
2024-10-2135 周+4 天甲胎蛋白 382 怎
2024-10-21乳腺結節是否會發展成乳腺癌
2024-10-2130 多歲女性為何會確診乳腺癌?
2024-10-21除小肝癌外的肝癌應采取哪些治療手段?
2024-10-21小孩患毛細血管瘤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