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間,淋巴瘤患者如何做到抗癌抗疫兩不誤
疫情期間,很多淋巴瘤患者承受著腫瘤及疫情的雙重心理壓力,如何讓免疫力低、易感的淋巴瘤患者在保證治療的同時安穩渡過疫情?如何緩解焦慮心情?圍繞這些問題,我們請到了湖南省腫瘤醫院淋巴瘤血液內科主任、湖南省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周輝教授,來為廣大淋巴瘤患者答疑解惑。
問:目前,全國各地都在為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相應的努力,相比于普通健康人群,腫瘤患者是否更應加強防控?為什么?
周輝教授:相較于普通健康人群,淋巴瘤患者更應該加強對新冠肺炎的防護。淋巴瘤本身就是一種發生在血液系統和免疫有關的惡性疾病,淋巴瘤本身可以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并且淋巴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療時,免疫功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受損。因此,腫瘤患者抵御病毒感染的能力也較健康人群減弱,一旦被新冠病毒感染,病情進展也會更快、嚴重程度更高,死亡的風險更大。因此,在特殊時刻,淋巴瘤患者更須加強防護意識,避免感染新冠病毒。
問:對于淋巴瘤患者,診療和隨訪計劃是否需要調整?您有哪些建議能給到他們?
周輝教授:首先,肯定要嚴格按照目前國家的要求和規定的疫情防控方法,做好自我防護,不能夠輕視新冠病毒。勤洗手、少出門、多開窗通風、出門必須戴口罩,衣食住行都要做好防護,也要把心態調整好。對于淋巴瘤患者來說,有以下注意事項:
對于侵襲性程度比較高的淋巴瘤病理類型,像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淋巴母細胞淋巴瘤、外周T細胞淋巴瘤、NK/T細胞淋巴瘤的患者,建議按時到醫院里做治療。必要時也可以用一些增強免疫力的藥物,如胸腺法新,一方面可以提高免疫力預防病毒感染和其他病原體感染,另一方面也能加速身體康復,延長生存期。只有增強了機體抵抗力,患者才可能擁有更強的免疫力,從而更強地抗擊新冠肺炎。如果不能到省級三甲醫院就診,可以到當地有資質醫院進行新冠肺炎篩查后,在當地醫院按期治療。如果患者已經達到了完全緩解,目前只是復查階段,可以適當推遲復查。
對于一些惰性淋巴瘤,像濾泡淋巴瘤、粘膜相關的淋巴瘤、邊緣區的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淋巴漿細胞淋巴瘤等,建議患者推遲一點治療。推遲兩周到一個月,一般對患者病情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如果患者在湖北、武漢,可以通過醫院微信或是線上咨詢,與醫生聯系,在醫生的指導下,在家里適當地口服一些藥物來控制疾病。
疫情期間,許多平臺進行了線上咨詢的義診,患者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活動,咨詢相應的醫生,了解自己疾病進展的情況。如湖南省腫瘤醫院就有一個醫聯體的(微會診)診斷平臺,病友可以通過微信直接和醫生、護理人員進行溝通、會診。近期,湖南省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也正在開展線上義診,來幫助患者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
問:淋巴瘤患者如果要去醫院就醫,應注意哪些?
周輝教授:如果是懷疑淋巴瘤的初治患者,比如說淋巴結長得很快,那么建議患者就近就診,盡量在當地進行腫塊病理活檢,明確是否為淋巴瘤。避免長途旅行,這個時期不建議跨省到北上廣等大醫院尋求治療。
如果患者確實需要到醫院進行治療,比如正在化療中、病情還未穩定的患者,來院途中需全程戴好口罩,做好隔離措施,盡量減少乘用公共交通,優先使用私家車,最好能提前在線上和醫生預約好時間,錯開集中就診。
如果患者的治療已經結束,只是復查階段,建議推遲來院復查,等疫情好轉后再來。
問:淋巴瘤的患者有時會全身乏力、發燒,怎么分辨是“癌燒”還是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發燒?
周輝教授:新冠肺炎一般是以發燒為主要表現,伴有輕度的干咳、乏力、呼吸困難,還有腹瀉等癥狀。而癌性發熱是指癌癥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出現的直接與癌癥有關的非感染性發熱。淋巴瘤的“癌性發熱”表現為以中低度的發燒為主,一般不會伴有干咳、呼吸困難、腹瀉、全身酸痛等病毒性感染的癥狀,且病程較長、時間發展較慢,可伴有體重下降、盜汗、皮膚瘙癢。
二者之間的鑒別主要看肺部CT是否出現新冠肺炎典型影像學表現和核酸檢測是否為新冠病毒陽性。通常還有新冠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的接觸史,這對早期鑒別診斷也很重要。
任何患者如出現發熱、乏力、干咳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可疑癥狀,尤其有與湖北歸來人員直接或間接接觸史,應及時與醫務人員聯系進行病情判斷,一旦癥狀加重應在做好防護措施情況下,即刻就近去指定發熱門診就醫。
問:疫情期間,淋巴瘤患者怎么樣緩解焦慮、恐慌等情緒?
周輝教授:在這個嚴峻的形勢下,社會各界都在為抗疫防疫全力以赴,同時也為恢復工作后的防控工作做努力。各大醫院也加強了防控工作,如湖南省腫瘤醫院從從2月5日開始就設立三層篩查、半封閉式管理,來防止交叉感染,保證來院患者和陪同家屬、醫護安全,患者無需因來院而恐慌。
希望病友們在疫情期間,做好少出門、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等個人防護,保證充足的休息、適當的鍛煉和均衡的飲食,可以在家里練練瑜伽、跑步機上跑跑步。同時,保持良好心態,不信謠不傳謠,對戰勝疫情、戰勝淋巴瘤充滿信心。如果確實有嚴重的心理焦慮和恐慌情緒,也可以通過網絡就醫平臺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目前,淋巴瘤可以說是一個可治愈的疾病,新冠肺炎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相信疫情很快就會好轉,抗疫抗癌都會取得勝利。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科聞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睪丸癌的腫塊通常在何處,質地怎樣?
2024-10-20男朋友爸爸胃癌晚期報告看不懂,求解釋
2024-10-20睪丸癌從初期發展到晚期通常需要多久?
2024-10-20甲狀腺癌手術后病人的預后情況如何?
2024-10-20嬰兒淋巴管瘤是怎樣形成的及如何治療
2024-10-20如何判斷是否為外陰腫瘤
2024-10-20口咽部腫瘤患者的飲食選擇有哪些?
2024-10-20患有小葉增生和纖維瘤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0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