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治療宜早不宜遲,放療患者要注意增強免疫力
春風已暖,全國多省市陸續出現新冠零確診的喜人消息,目前公認疫情在全國已得到良好控制。對于由于疫情而影響到腫瘤放化療方案的病人,是否還需要與主治醫生討論調整方案,是否已經可以正常去醫院接受治療?就這些問題,我們請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放射治療科主任孫曉南教授,就腫瘤患者在此期間的就醫和個人防護做出解答。
提問:面對疫情,放療患者的治療方案是否需要調整?去醫院是不是存在被感染的高風險?
孫曉南主任:目前醫院是必須按照預防醫學的角度,對前來就診的病人進行篩查。比如說在浙江,病人都有一個健康碼,分紅、黃、綠三種類別,紅的就是來自疫區或者高風險的病人。對于高風險的我們都要進行很仔細的篩查,比如平掃CT來排除新冠。在我們醫院,也加強了很多防控措施。比如在醫院門口和病房設置兩次測溫,來院的病人及陪同人員都需測溫。規定一般情況下,每位病人最多只能有一位家屬或陪護陪同,同時劃分病房,固定病房對應固定醫療組,最大限度降低病人及醫護間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在管理層面也優化了各個環節,盡量提高效率,縮短病人來院就診時間。這些措施非常有必要,讓病人來醫院被感染的風險并不會格外的高。
對于放療方案,我們要知道腫瘤病人有一些治療的特點。一旦診斷,需要早診早治,并且需要在符合院感管理的情況下診治腫瘤患者。比如說乳腺癌,開過刀做過化療,接下來需要放療了,時間上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有的病人在3個月內進行放療是最好的,超過了3個月,那么遠期的療效就會受影響。再比如說鼻咽癌,越早發現越早治療越好,如果拖延了1-2周甚至更長時間再開始放、化療,治療效果也會大大受到影響。
對于大部分腫瘤來講,及時地或者說準時地得到診斷和治療才是最有好處的。
提問:我們知道腫瘤患者處于免疫抑制狀態,而放化療同樣會影響患者的免疫功能。免疫功能降低不僅可能導致感染發生概率的增加,同時也會影響預后,甚至導致一些治療手段的中斷。那么現在有哪些方式可以提升患者的免疫力?
孫曉南主任:放化療不光會降低免疫功能,可能對消化道反應、皮膚黏膜反應、進食狀況、營養狀況都有影響,除此也可能會引起骨髓抑制,還會對白細胞、紅細胞、血色素有一定的影響。
提升免疫力可以從幾個方面。
第一個,對病人進行一個整體的評估,除了常見的TNM腫瘤分期評估之外,還包括活動能力、飲食狀況的評估,對此可以對癥進行影響。
第二個,就是對病人營養狀況的評估。如果營養狀況好,對于治療的耐受程度、順利完成程度、預后,都會有一個很正面積極的影響。對免疫功能,包括骨髓的情況,也有一定的維持作用。
第三個,臨床上也有用藥物來達到免疫增強的作用,用的比較多的是胸腺法新,也就是日達仙。這是一種具有治療性的免疫增強劑,在放化療當中使用這個藥物,患者除了骨髓功能的恢復之外,也有利于增加CD4+ 、CD8+與NK細胞的數量和活性,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放化療引起的感染的發生。這也是有大量的臨床數據來支持的。在治療期間,一般一周用兩次,治療結束后也可以一周1-2次,可以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
提問:疫情開始逐步得到控制,您能否給接下來要進行放療的患者一些居家管理的建議?
孫曉南主任:居家管理,在武漢和武漢外的病人要求是不一樣的。如果病人在湖北、武漢,最好先通過醫院微信或是線上咨詢,與醫生聯系,在醫生的指導下,在家里適當地口服一些藥物來控制疾病,盡量減少外出接受感染的風險。一定要去醫院的話,藥按照嚴格的醫院要求去就診、治療。如果這個地區的疫情已經結束了,那基本可以在做好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去當地醫院正常就診。
疫情期間,國家出臺了“長處方”等惠及患者的政策,病情穩定的病人可充分利用互聯網在線平臺實現“就醫、問診、配藥”等“一條龍”服務。許多平臺都推出了線上義診,腫瘤病人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活動,咨詢相應的醫生,及時了解自己疾病進展的情況。如果病人確實需要到醫院治療,比如正在化療中、病情還未穩定的,那么來院途中需全程戴好口罩,做好隔離措施,盡量減少乘用公共交通,優先使用私家車,最好能提前在線上和醫生預約好時間,錯開集中就診。
此外在居家期間也要勤洗手、出門戴口罩、適當進行活動、加強營養、保持充分的休息,這是常規的一些生活上的要求,腫瘤病人要比普通人更注意平時的休息和營養,維持免疫力在一個較好的水平。
受訪專家:
孫曉南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放射治療科主任
醫學博士 博士生、博士后導師 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放射治療專業委員會放射生物學組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腫瘤營養治療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腫瘤防治聯盟浙江省聯盟食管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放射腫瘤學分會委員
浙江省醫學會和抗癌協會放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浙江省核協會理事
浙江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會委員
浙江省放療、化療質控專家組成員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科聞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睪丸癌的腫塊通常在何處,質地怎樣?
2024-10-20男朋友爸爸胃癌晚期報告看不懂,求解釋
2024-10-20睪丸癌從初期發展到晚期通常需要多久?
2024-10-20甲狀腺癌手術后病人的預后情況如何?
2024-10-20嬰兒淋巴管瘤是怎樣形成的及如何治療
2024-10-20如何判斷是否為外陰腫瘤
2024-10-20口咽部腫瘤患者的飲食選擇有哪些?
2024-10-20患有小葉增生和纖維瘤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0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