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總拉肚子,一查竟有5處癌!這些習慣很多人都有…
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胃腸道問題
那么,面對消化不良、腹瀉、便秘……
你一般會怎么處理?
扛過去?吃點藥?去醫院?
今天,家醫君要特別提醒
如果胃腸不適持續時間較長
一定要及早到醫院檢查
否則可能后悔莫及!
男子持續拉肚子,檢查發現5處癌!
今年55歲的蘇先生是寧波人,他平日很喜歡吃些榨菜、咸蟹等腌制食物。
六七月的時候,他將近1個月都在拉肚子,擔心身體出了問題,便預約了醫院進行胃腸鏡檢查。報告結果:1。食管黏膜改變;2。胃體Ⅱc病變,提示蘇先生可能罹患早期食管癌與胃癌。
幸運的是病變發生得早,癌細胞僅出現在消化道黏膜的淺表層,進行一個微創手術基本上就能夠將其完全治愈。
主治醫生隨即安排了蘇先生入院,并進行放大胃鏡精查和內鏡治療。
通過胃鏡精查,醫生看到了蘇先生的胃體上部后壁有1處較顯著的病灶、食管胸段有2處病灶、胃竇大彎及食管近賁門處各有1處極為不明顯的病變,這5處病灶均處于病變的早期階段,符合內鏡治療的適應癥,可以逐一開展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術后兩天,蘇先生就能出院回家了。最后,醫生還囑咐他:盡管這5處病灶已經清除,但胃及食管“土壤”差了,其他區域病變風險也會提高,因此別忘了定期復查胃鏡,關注身體變化。
早發現早治療很重要,尤其這些人得注意
消化道腫瘤通常包括食管癌、胃癌以及結直腸癌等,近些年,它們都保持著交稿的發病率及死亡率。而這一類腫瘤如果能盡早發現,臨床治愈率高達90%,但一旦病程到了中晚期,治愈率則不足30%。由此可見,早期診斷尤為關鍵。
當前,能準確識別消化道腫瘤,尤其是消化道早期癌變的檢查方式為內鏡檢查。
那么,哪些人應進行內鏡檢查呢?一是有相關癌癥家族史的;二是出現便血、吐血等消化道出血癥狀的;三是經常性出現不明原因腹痛、拉肚子、消化不良等問題的,這三類人群都建議適時安排胃腸鏡檢查評估。另外,假如你出現大便異常頻繁、腸梗阻,或上腹不適的胃炎癥狀,也應及早前往醫院查明原因。
醫生專家建議,超過40歲的人群至少應安排一次消化道腫瘤的篩查,以確保能盡早發現消化道的異常病變,及時控制和治療。
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別大意!
其實,不僅是消化道腫瘤,絕大多數癌癥都遵循“早期容易治愈”的基本原則。因此,如何在早期發現癌癥,是現如今每個人都該掌握的知識。下面是一些癌癥來臨時,身體可能會發出的求救信號,大家一定要注意!
1、手掌出現紅色斑點
在手掌大拇指及小指根部的大小魚際處出現片狀充血,或是紅色斑點斑塊,輕壓后變為蒼白色,這可能是“肝掌”。它是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腫瘤等肝臟病變信號。
2、皮膚異常變化
假如皮膚出現長期不痊愈的傷口、顏色或形狀不規則的痣,需要多注意,因為這些異常可能是皮膚癌。
3、不明原因的腫塊
假如脖子、兩側乳腺、腋下等體表位置冒出不明原因的腫塊或淋巴結腫大時,一定要重視。特別是腫起的同時血管也有異常,則應盡快就醫,排查是否與一些惡性腫瘤有關。
4、無故的吞咽困難
假如無緣無故出現吞咽困難,而且持續有一段時間,就需要留意了。因為這可能是腫瘤生長壓迫到食管或食管周邊區域引發的,應盡快前往醫院。
5、長時間咳嗽不好
假如你沒有支氣管哮喘、慢阻肺等基礎疾病,卻在一段很長的時間持續咳嗽,這有可能與肺癌或其他癌癥肺轉移有關,也應及早就醫檢查。
(責任編輯:冼儀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睪丸癌的腫塊通常在何處,質地怎樣?
2024-10-20男朋友爸爸胃癌晚期報告看不懂,求解釋
2024-10-20睪丸癌從初期發展到晚期通常需要多久?
2024-10-20甲狀腺癌手術后病人的預后情況如何?
2024-10-20嬰兒淋巴管瘤是怎樣形成的及如何治療
2024-10-20如何判斷是否為外陰腫瘤
2024-10-20口咽部腫瘤患者的飲食選擇有哪些?
2024-10-20患有小葉增生和纖維瘤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0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