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腫瘤女孩術后昏迷數月 廣州康復醫生精心治療成功促醒
近日,一名患有小腦及腦干腫瘤的女孩在異地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后陷入長期昏迷,家屬隨后帶患兒輾轉數地求醫問診卻收效甚微。經親友推薦,家屬將孩子轉往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圃院區神經康復病區住院治療。在康復團隊的精心治療下,她終于成功蘇醒并可與家人對話,如今已經拔去胃管。
12歲女孩腦瘤術后陷入昏迷
女孩李玲(化名)年僅12歲,6年前因為行走不穩發現小腦腫瘤,當年隨即做了手術治療。去年底她又再次出現相似癥狀,復查頭顱核磁共振后發現腫瘤復發:右側小腦蚓部及腦干占位,伴有腦積水腦水腫等。因腫瘤位置風險較大,李玲當時已經出現失明的癥狀,她的家人在反復斟酌下決定手術治療,2024年1月李玲在當地接受開顱手術,以期徹底切除腫瘤,后并行腦積水分流術等。
然而,手術做完后,小女孩卻陷入了昏迷狀態,不能言語,不能活動,對外界反應差,心率快,還有不自主的肢體抽動。這對于一個花季女孩及其家庭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李玲的父母不知不覺間白了頭發。
從昏迷到說話 她煥發了新生
收治住院后,因患兒病情較為復雜,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圃院區康復科宋秀豹副主任醫師組織了一場由神經康復醫師、護士和康復治療師組成的團隊討論。神經康復團隊根據李玲的具體情況,制定了一套個性化的康復計劃。
李玲的腦腫瘤位于右側小腦及腦干,意識應該不受影響。因患兒年紀較小,肢體抽動考慮是繼發性帕金森癥狀,抗癲癇藥物采取緩慢減量。另外,李玲有心動過速,外院使用了降低心率的藥物才能將心率維持在100以下,考慮心動過速部分原因為中度貧血引起,小玲有β型地中海貧血,但目前貧血較重,考慮也與營養差有關,予緩慢降心率的過程中改善營養,囑咐家屬配制營養餐,改善貧血。康復治療方面則運用最新的神經康復技術和方法,如神經電刺激、運動療法和吞咽功能刺激等,以促進李玲神經系統的恢復。神經康復團隊隨時監測李玲的康復進展,以譚肖玲護士長為首的護理團隊也竭盡所能地給予幫助。
在整個康復過程中,李玲的家人始終沒有放棄希望。他們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不斷給予李玲鼓勵和支持。經過大家努力,李玲終于有了明顯的改善,她開始能夠響應外界刺激,甚至能夠簡短地與人交流,心率也不用吃藥控制了。1個月后,李玲神志明顯好轉,可以溝通、配合動作,右側肢體肌力3級,左側2級,通過電動起立床訓練,李玲可以短暫直立,雖然還不能自行翻身坐立,但是腰部力量較之前已經明顯好轉。李玲經過吞咽評估,可以嘗試經口間歇置管進食,在間歇置管后2天李玲已成功拔出胃管經口進食了。
腦部術后留遺憾不慌亂 早期康復介入可助力恢復
腦腫瘤手術是一項高風險的治療方法,尤其是當腫瘤位于腦干等關鍵區域時,腦腫瘤手術或其他原因導致腦損傷后的昏迷并不罕見,但每個病例的恢復情況都是獨一無二的。康復科陳卓銘主任指出,雖然李玲后期的路依然艱辛,但是李玲的好轉為她和家人終于帶來了一絲曙光。李玲的康復不僅是一個關于疾病的故事,也是醫學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的過程。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神經康復已經成為幫助腦卒中、腦損傷患者恢復功能的重要手段,很多腦部手術后患者仍不能自理,不能進入社會,早期康復介入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還能夠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這個恢復過程需要患者、家屬、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都不應放棄希望。
(責任編輯:家醫在線 通訊員:李江璇 肖端 張燦城)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睪丸癌的腫塊通常在何處,質地怎樣?
2024-10-20男朋友爸爸胃癌晚期報告看不懂,求解釋
2024-10-20睪丸癌從初期發展到晚期通常需要多久?
2024-10-20甲狀腺癌手術后病人的預后情況如何?
2024-10-20嬰兒淋巴管瘤是怎樣形成的及如何治療
2024-10-20如何判斷是否為外陰腫瘤
2024-10-20口咽部腫瘤患者的飲食選擇有哪些?
2024-10-20患有小葉增生和纖維瘤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0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