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飲食 預防大腸癌
近年來大腸癌的患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大腸癌的致病因素,除遺傳因素和患者原本的消化道疾病因素外,主要是由不合理的飲食習慣造成的。那么,該怎樣合理飲食呢?
飽和脂肪酸含有致癌物質
脂肪里的飽和脂肪酸含有一些致癌物質;另外,大量的脂肪進入人體以后,膽汁酸分泌會增多,而膽汁酸經過腸道細菌分解會產生一些致癌物。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吃的東西越來越精細,在精加工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纖維素也會丟失。纖維素一旦吃得少,糞便在體內長時間停留,增加致癌物對腸道的刺激,這是很不利的。
每日紅肉不超過90克
紅肉是指牛肉、羊肉、豬肉或由這些肉加工成的食品。如果每日攝取超過90克紅肉,可能會增加患結腸癌和直腸癌的危險性,同時也可能增加患胰腺癌和腎癌的危險。這也是因為紅肉含飽和脂肪酸較多的原因。
油炸和燒烤會分解出致癌物質
油一旦高溫至160℃以上(我們平時在家炒菜,油冒煙的時候就是160℃以上了)會分解出一些致癌物質;我們煎魚或煎肉時,蛋白質會變性,也會分解出致癌物。另外,烤的食物(如羊肉串)含有苯丙比,苯丙比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還有就是一些腌制、熏制食品,經常吃也會誘發大腸癌。
此外,酒精的攝入也使患腸癌的危險性增加。
健康飲食預防大腸癌
合理飲食,控制脂肪攝入量,糧食不宜過于精細,注意保持正常體重。多吃蔬菜、水果,維生素C、胡蘿卜素、維生素E、葉酸和蛋氨酸具有降低大腸癌發病危險性的作用,維生素D和鈣也有類似功能。每日堅持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經常坐著工作的人,要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平時盡量做到能站不坐,能走不乘車,增加活動量。
此外,應積極防治大腸癌的癌前病變,如各種息肉、血吸蟲病、慢性結腸炎、慢性痢疾等。30~40歲以上有便血、不良排便習慣、糞便形狀改變等下消化道癥狀者屬高危人群,要定期檢查。
(責任編輯:謝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