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阻擊胃癌重在飲食
食物如果加工或存貯不當,就可能存在致癌性。如食物在鹽腌、煙熏后,亞硝酸鹽、亞硝酸胺的含量增加,致癌作用很強。食物經過高溫煎炸后,多環芳烴類物質增加,亦有致癌作用。某些食物可因變質而含有毒性物質,例如,發霉的稻米、玉米、花生米等食物中有黃曲霉素。通過動物試驗,證明黃曲霉素有很強的致癌性;實踐也表明,長期食用霉變食物的地區或人群,其胃癌的發病率均較其他地區或人群為高。
高鹽飲食也是誘發胃癌的一個重要因素。日本全國營養調查表明,胃癌死亡率與人均鹽消耗量呈正相關,每日攝取高鹽食物者,胃癌風險明顯增加。研究表明,長期攝入高鹽可腐蝕損害胃黏膜,導致慢性胃炎。而且,高鹽反復破壞胃黏膜屏障,可促進亞硝酸鹽的吸收。
甲醛也是一種致胃癌物質。一些不法商販用甲醛泡水發海鮮食品,或用甲醛給一些食品防腐,大家購買時一定要注意。
資料還表明,胃癌發病率與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銅、鋅等比例失調有關。
那么,有哪些食品對預防胃癌有利呢?含維生素C、E的新鮮蔬菜、水果,如綠葉蔬菜和柑橘富含維生素C,黃綠色蔬菜含較多維生素E,有預防胃癌的作用。維生素C可使亞硝酸還原為氧化氮,從而阻斷胺的硝基反應。動物實驗證明大劑量維生素C能直接抑制亞硝胺致胃癌過程。維生素E是一種重要的細胞內抗氧化劑,它抑制亞硝化的作用機理與維生素C相似。
有人認為家用冰箱的普及,肉食品添加劑代替亞硝酸鹽,食鹽消費量下降,以及新鮮蔬菜、水果和乳制品攝入量增多是胃癌發病率顯著下降的重要原因。
除了飲食和環境外,幽門螺桿菌感染也和胃癌有關。目前已明確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的活動與復發關系密切。幽門螺桿菌很可能通過促發、加重慢性胃炎及癌前病變而增加胃癌的危險性。調查顯示,在胃癌高發區,青年人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很高。我國農村的胃癌死亡率與幽門螺桿菌感染之間也具有明顯的地理關系。
更多胃癌文章推薦》》》
(責任編輯:果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