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樓層越高得肺癌的幾率越小
住得樓層越高得肺癌的幾率越小,坊間流傳的“住得越高,空氣質量就越好,得肺癌的幾率就越小”,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
吸煙是導致肺癌的罪魁禍首,這是眾所周知。近年來的研究又顯示,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煙成為肺癌頭號致病殺手。為了預防肺癌的發生,香煙可以不抽,但無處不在的灰霾可以躲開嗎?坊間流傳的“住得越高,空氣質量就越好,得肺癌的幾率就越小”,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
樓層越高,空氣質量越好?
結論:有一定道理,但不準確
針對“樓層越高,空氣質量越好”的說法,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和研究人員,并得到了相關研究數據。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的師生們,在2003年10月至12月,曾對北京近地層PM2.5質量濃度垂直分布的特征做過監測,發現在秋季,距地面8~32米(相當于第2~10層樓高)范圍內,PM2.5濃度變化不明顯;在距地面64米高(相當于20層樓高)處,PM2.5質量濃度較8米處時衰減了19%;在距地面3200米處(相當于100層樓高)時,PM2.5質量濃度是8米處的52%。總體而言,PM2.5質量濃度表現出隨高度增加而遞減的趨勢。
河南農業大學環境系的師生們,在2009年,曾在鄭州市區一幢33層約120米高的住宅樓上,測過不同樓層外的大氣質量。發現在距地面0~56米(相當于十七八層高)之間,大氣中的總懸浮顆粒物、PM10的質量濃度,大致隨高度增加而減小。當高度超過56米(十七八層)時,總懸浮顆粒物、PM10的質量濃度反而隨高度增加而增加。PM1和PM2.5質量濃度,在較低高度(小于84米,相當于二十六七層)變化不明顯。超過84米高后,PM1和PM2.5質量濃度反而迅速增高。
河北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敦斌等教授,在2007年9月,連續5天在石家莊市中心一座32層高的商務樓上進行了大氣質量的測定。在不同樓層,共布設了5個監測點,距地面高度從1.5米至72米不等,發現PM10、PM5、PM2.5、PM1的日均質量濃度,都呈現隨高度增加而減小的趨勢。
綜合這三所大學的研究結果,“樓層越高空氣質量越好”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這一說法并不準確。
10~18層,空氣質量最好?
結論:同一幢樓的不同樓層,在不同時間,空氣質量隨時在變化
細心人可能會說,從三所大學的研究結果看,10~18層的房子,空氣質量可能最好。
浙江大學氣象信息與災害預測研究所譚季青副教授表示,灰霾的厚度一般夏季高于冬季,白天高于晚上,主要聚集于距地面兩三百米以下的對流層底端,這一距離也正是人類活動的主要高度。理論上說,樓層的高度與灰霾指數確實呈遞減的關系,即樓層越高,空氣質量會越好,但灰塵的運動方向取決于大氣溫度、減的關系,即樓層越高,空氣質量會越好,但灰塵的運動方向取決于大氣溫度、濕度、湍流等諸多因素,還與風速、風向、地形、建筑物密集程度等相關。
高層建筑的密集程度也會影響空氣質量。在高層建筑密集的區域,正常的氣流會因為受到樓層的阻擋,而在各高層住宅的中間位置形成“回旋”,致使含有灰塵的氣流不能平穩地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并做較長時間的逗留,空氣質量自然受到影響。具體到某一幢樓哪一層的空氣質量最好,更難說了。事實上,同一幢樓的不同樓層,在不同時間,空氣質量也是隨時在變化的。
浙江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趙偉榮副教授表示:“樓層越高,空氣質量越好,這是房地產開發商炒作出來的,學術上沒有這樣的統一說法。”
灰霾天和霧天空氣中有毒有害顆粒多
建議:少出門,在家也要少開門窗
中國科學院院士傅家謨表示,近年來,我國肺癌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這主要與環境和生活方式有關。環境指的是空氣污染,生活方式指的是抽煙。值得注意的是,過去30年來,我國的吸煙率一直在下降,但肺癌還是超越肝癌,成為我國癌癥中的頭號殺手,這說明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極大。
更多肺癌文章推薦》》》
(責任編輯:果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