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癌癥患者放療超標致死 直面放療的大“三難”
最近有一報道稱,2001年至2006年,因治療儀器更新時校準失誤和劑量計算出錯,法國東北部埃皮納讓•莫內醫院將近450名癌癥患者接受的放射治療劑量超標,其中24人受照量超標20%、424人超標8%至10%。
目前,涉事的兩名醫生和一名放射物理學家受到過失殺人罪名指控,已24日開始接受司法審理。
放療為何物,直叫人痛不欲生
按射線不同,放射治療有兩類:一類是電磁輻射,常用60鈷和加速器(高能量X線);另一類是粒子輻射,包括中子放射、質子放射、氦離子放射和負π介子放射。目前主要采用前一類。按照射距離不同,放療又分為遠距離放射和近距離放射。
60鈷、加速器,距離人體80-100厘米,屬遠距離放射;將放射性核素外面包裹上一層金屬,制成針、管、粒子,置于組織或器官內,稱腔內放療,置入腫瘤組織內,稱間質內放療,統稱為近距離放射治療。
臨床上70%的癌癥患者需要放療。而對于鼻咽癌、子宮頸癌、喉癌等一些癌癥,放射治療可以改善癥狀。
放療須小心,“三難”要克服
一“難”:放射線難以殺傷全部癌細胞。
放療是利用物理因素殺傷癌細胞,放射線進入人體后,產生兩種電離作用,可間接作用于癌細胞內DNA分子鏈,引起分子鏈斷裂。而目前常使用的間接作用需要氧的存在。
有人統計,在晚期癌腫尤其是體積甚大的癌腫內,至少30%癌細胞處于缺氧狀態。也有人估計,如果癌細胞與營養它的毛細血管之間距離超過150微米,癌細胞便不能得到充足的氧。在缺氧情況下,無論是60鈷的γ線,還是加速器的高能X線,均不能有效產生自由基,也就不能有效地引起癌細胞死亡。
另外,癌細胞的增殖有周期。有的處于靜止狀態,稱為細胞增殖的G0期;一定時間以后,靜止狀態的癌細胞進入合成期,即M期,然后又可進入G0 期,如此周而復始。放射線只能殺滅增殖狀態即M期癌細胞,而對靜止期癌細胞無能為力,即使這些癌細胞受到損傷,也往往損傷不嚴重,細胞內DNA可迅速修復而重又活躍。
二“難”:難以對所有癌腫進行有效治療,即部分腫瘤對放射線不敏感。
一般說來,消化系統的癌腫,如胃癌、結腸癌、肝癌,放療對之的效果不超過50%,更不可能獲得根治。
三“難”:放射線“敵我不分”,難免不傷及正常組織細胞。
放療要引起癌細胞死亡,需要達到一定劑量,而大劑量放療可損傷正常組織,出現許多不良反應。照射到骨髓,可引起骨髓抑制,引起血細胞減少;照射到肺可并發放射性肺炎,照射到盆腔可引起放射性膀胱炎和直腸炎,照射頭頸部可引起唾液腺損傷,導致難以忍受的唾液分泌減少。
放療后的飲食護理
放療期間和放療后的病人飲食護理十分重要。一般要給病人流食、半流食,根據病人的狀態酌情考慮數量和次數,不可勉強。飲食中宜增加一些滋陰生津的甘涼之品,如藕汁、梨汁、甘蔗汁、荸薺、枇粑、獼猴桃等等。對于體質狀況較差的病人可以給予靜脈高營養,以補充體內的嚴重消耗。當然,不同部位的腫瘤放療期間的飲食側重點也是不同的。
1.頭頸部癌癥放射治療的飲食選擇
應該選擇以清淡為主的食品,提倡清涼甘潤、生津養陰食品,主食以大米、小麥、大豆類為主,肉類側重豬肉、鴨肉、鵝肉、甲魚(鱉)、牡蠣、蛤蚌、螃蟹等,蔬菜要鮮嫩,可多用苦瓜、胡蘿卜、菠菜、大白菜、黃瓜、冬瓜、百合、竹筍等含維生素、胡蘿卜素較多的種類;水果應以雪梨、香蕉、柑子、荸薺(馬蹄)、羅漢果、西瓜等既可補充營養又具養陰生津作用的瓜果為主。也可將西瓜、雪梨等打汁口服。
2.胸部放射治療的飲食選擇
飲食調理以具有清潤化痰消炎解毒作用的食品為主,可選擇五汁飲(雪梨汁、甘蔗汁、鮮藕汁、鮮牛奶、鮮韭汁),冰糖蓮子雪耳(白木耳)羹,五米粥(生薏米仁、核桃仁、蓮子仁、黑芝麻、大米,共研碎煮粥),每日1—2;次;體質虛弱者可服食甲魚粥(甲魚、糯米、肉湯、料酒等),如經濟條件許可,還可適當服食鮮王漿、燕窩、魚翅等高蛋白、高營養食品。
更多文章推薦》》》
(責任編輯:果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消癌平片適用于哪些癥狀?
2024-10-24治療子宮癌應如何選擇醫院?
2024-10-24基底細胞上皮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2024-10-24食道癌轉移左上鎖骨和腹部,灰樹花膠囊
2024-10-24尋找治療宮頸癌的好醫院
2024-10-24眼周汗管瘤激光后未恢復,用藥注意事項
2024-10-24如何選擇治療宮頸癌的醫院
2024-10-24安慶市之外,哪里治療宮頸癌比較靠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