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人”更容易得癌
據調查顯示,城市女性癌癥患者中,70%屬于“好女人”。專家解釋,這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她們特別認真,一絲不茍,不善于釋放壓力,所以很容易患癌。尤其是財會、中小學老師、辦公室管理人員均是癌癥高危人群。她們具有比較較真、無法及時自我釋放或轉化壓力、從事低控制力的工作、內向性格等特點。
社會不適應影響心理,引起軀體病變,癌癥、冠心病、高血壓患者都有這個趨勢。專家建議,城市人防治癌癥,關鍵的是要學會釋放或轉化壓力。那么,城市人應該如何防止這種心理因素誘發的癌癥病變,以及在治療期間,要以什么態度去看待癌癥呢?
第一,癌癥既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潛意識制造出來的圖畫,是“活不下去”的心理的生理面貌,那么,預防、根除癌癥的方法之一就是要使我們的“心”明白。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生活態度,是預防癌癥的有效措施??梢哉f,把自己的心放平,放好,放在陽光下,就可以很大程度減少患癌癥的可能性。癌癥,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社會生活陰暗面在軀體上的圖畫,是心理有嚴重問題的圖畫。
第二,癌癥是高度郁結的“活不下去”的情緒,或者說“難過”的情緒。因此,一個人產生這種情緒時,要善于疏導自己,善于使情緒釋放出來。而對于家庭關系、人際關系而言,相互之間一定要給予對方以釋放各種情緒的條件。這是現代文明或者說健康文明應有的起碼條件。任何使他人處于絕對壓抑的作法,無論是家庭什么成員,社會機構什么成員,都是不人道的。都是沒有道理的。
第三,當人有了一種普通疾病后,要善于分析這種疾病的心理根源。要明白自己的潛意識有何目的。這樣,就等于與潛意識有了交流。同時,就接受了它的諫勸。就應該對自己的生活及思想有所調整。這樣就避免了任何疾病向癌癥發展的可能性。疾病的警告常常是逐步升級的。要從最初的警告開始就認清自己。
第四,即使已經發現自己患了癌癥,或親人患了癌癥,都不必恐懼。既然心能造病,心亦能滅病。陷之死地而后生。只要下定決心,“痛改前非”,改變使自己致病的生活方式,改變使自己致病的心態,脫胎換骨,就一定能在各種醫療手段的配合下戰勝癌癥。
更多癌癥文章推薦》》》
(責任編輯:果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