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之琳父親患癌去世 明星該如何預防肺癌
據報道,香港演員、關之琳的父親關山于10月1日因癌癥去世,享年83歲。關之琳是關山的長女,1962年出生。關山曾出演《不了情》、《警察故事續集》等知名電影。
除了關山之外,近年來已經有不少明星因為癌癥離開了我們,如鳳飛飛患肺癌,肥姐沈殿霞患胰腺癌,大嘴成奎安患鼻咽癌,導演戚健患胃癌,演員李鈺、新聞主播羅京患淋巴癌,而“林黛玉”陳曉旭、歌手阿桑都患有乳腺癌……讓人扼腕嘆息。
明星易患癌原因
為何明星容易患上癌癥呢?專家分析稱,藝人們常年過著不規律的甚至是過勞的生活,阻礙了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識別和消滅功能,因此健康狀況頻亮紅燈,并罹患很多疾病,其中尤以癌癥為甚。
因癌癥去世的藝人中,肺癌位列“殺手”榜首,成為奪命最多的疾病,其次是乳腺癌、結腸癌。鳳飛飛、閆懷禮等9人都患有肺癌,而胃癌奪走了戚健、吳丹佳佳等4人的生命。 他們因何患上肺癌尚不得而知,但一種公認的觀點是,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首要危險因素。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也表明,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87%是由吸煙(包括被動吸煙)引起。 業內人士指出,演藝圈工作壓力大,不少演藝界人士靠吸煙、酗酒來排解壓力。因此,肺癌的高發率與該生活習慣有一定關系。
肺癌的6大病因
肺癌作為明星中常發的癌癥,其病因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關注。
1.免疫力低下及遺傳
肺癌的危險因素比較多,現在醫學界推測肺癌應該是一種多因素的疾病。免疫力低下、內分泌失調、心情抑郁及家庭遺傳都可能導致肺癌的發生。
2.空氣污染
工業廢氣如果處理不當,會污染廠礦內的環境和大氣。另外,城市中每天燃燒的大量的煤、柴油、汽油以及柏油路的鋪設和機動車的尾氣,都可以導致居民密集區空氣的污染。空氣中的污染物含量與患肺癌的概率成正比。在室內,不良通風條件下燃煤取暖或烹飪食物時產生的油煙也有致癌性。
3.飲食營養不均衡
在致癌的環境因素中,飲食和營養是很重要的構成部分,營養狀況能夠通過改變遺傳來導致癌癥發生,尤其是維生素和必需氨基酸。這些營養物質的缺乏都可以改變DNA遺傳物質的變化,從而導致遺傳改變而發生癌癥。
4.從事污染嚴重的職業
從事一些污染較重職業的人群,在工作和勞動過程中可能會接觸到導致或促進肺癌發生、發展的致癌物。像從事鑄造、橡膠生產、印刷、電焊、建筑、油漆、某些農藥生產和應用、石油提煉等職業的人可能在作業過程中吸人有毒物質,所以從事這些職業的人患肺癌率高于其他職業。
5.裝修后的放射性氣體
有一種叫氡的放射性天然物質,已經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入室內重要的致癌物質。這種物質廣泛存在于建筑裝修材料中。長期受到高濃度的氡及氡子體照射與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應該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
6.吸煙是導致癌癥的危險因素
對于有吸煙史的朋友而言,50-60歲是肺癌的高發年齡段。有不少人甚至因吸二手煙而患上了肺癌。因為香煙燃燒產生的煙霧中至少有2000種有害成分。煙中大量致癌物和促癌物的協同作用,會損害肺的正常細胞,使患肺癌的危險性提高。
注意生活細節 遠離肺癌
1.預防肺癌,避開危險因素是最好的方法,比如主動戒煙。
2.新裝修的房間氡氣較重,要空置一段時間后再人住。此外,應改善廚房的環境,保持廚房的衛生和通風,減少油煙量,因為油煙也是致癌的重要因素。
3.飲食方面應經常食用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這對肺部有保護作用。最重要一點是調整好心態,保持心情暢快。情緒低落會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降低,分辨不出哪些是異常細胞,從而增加疾病的發生率。
4.年齡較長的高危人群更應重視早期的癥狀,發現身體有異常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
5.肺癌如出現往其他器官轉移的情況時,一般就屬于晚期。肺癌常轉移的部位有腦、骨頭、肝臟和腎上腺。一旦人體出現頭痛、腰酸背痛時,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做檢查,以免耽誤病情。
腫瘤頻道更多熱文推薦》》》
(責任編輯:果果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