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體質的人容易得癌癥 癌癥預防要找對飲食
祖國醫學認為腫瘤的發生,主要是機體正氣不足,邪氣偏盛,導致氣陰兩虛、血瘀痰凝、瘀阻日久,積聚成塊。所以認為氣虛、肝郁、陰虛、瘀血、痰濕體質之人,為腫瘤易感及復發人群。
氣陰兩虛:肺癌、食管癌
肺癌、食管癌患者以氣陰兩虛型、氣虛血瘀型、脾虛痰濕型體質者為多。
氣陰兩虛常表現為乏力、氣短、自汗,動則加重,口干舌燥,多飲多尿,五心煩熱,大便秘結,腰膝酸軟,舌淡或舌紅暗。舌邊有齒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脈細弱。采用益氣養陰治療。面色蒼白,口干咽燥,目澀無淚,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手足心熱,舌質紅胖,邊有齒印,脈細濡。
肝郁氣滯型: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以肝郁氣滯型、血瘀痰凝型體質為多。
肝郁氣滯型常表現為情志抑郁,胸脅或少腹脹滿竄痛,善太息,或見咽部異物感,或頸部癭瘤,或脅下腫塊。婦女可見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痛經。舌苔薄白,脈弦。病情輕重與情緒變化的關系密切。
脾虛痰濕型: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患者以脾虛痰濕型、脾胃虛弱型體質為多。
脾虛痰濕型主要變現為咳嗽痰多,胸悶納呆,神疲乏力,腹脹便溏,舌質淡胖,齒印,苔白膩,脈濡緩或濡滑。
脾胃虛弱型:胃癌
胃癌患者以脾胃虛弱型、氣血兩虛型體質為多。
脾胃虛弱型的主要表現是,泄瀉時輕時重或時發時止,大便稀溏,色淡無臭味,夾有不消化食物殘渣,食后易瀉,吃多后見腹脹、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黃,神疲倦怠,形體瘦弱,舌質淡,苔薄白。
針對飲食 防癌癥發生
1.胰腺癌
預防胰腺癌,要多吃富葉酸、硒、鎳的食物,像蘆筍、豆類、蘑菇、梨、扁豆、雞蛋以及金槍魚和沙丁魚等,少吃煙熏肉食。研究發現,即使少量的加工肉也會增加胰腺癌的致命風險。每天吃1根香腸或2片咸肉會導致胰腺癌危險增加20%。同時減少糖類攝取。每天只要喝兩杯甜飲料,患胰腺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的人高出90%。
2.肺癌
不吃或少吃蔬菜水果的人患肺癌的風險要增加1.25—3.33倍。胡蘿卜、青椒、西紅柿、大豆、綠豆、洋蔥可以使肺癌發病風險降低至少兩成。當然大量進食蘋果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3.鼻咽癌
又被稱為吃出來的“廣東癌”,深受廣東人喜歡的中國南方傳統食物——廣式咸魚與鼻咽癌的發病有密切關系。不僅如此,魚干、臘腸、蝦醬、酸菜、泡菜等也會增加鼻咽癌發病的危險性。而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可降低發病率。
4.乳腺癌
乳腺癌中約半數是激素依賴性腫瘤,這部分患者的腫瘤發生發展與體內激素水平有一定關系。內科副主任醫師袁芃認為,這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家可能因此懼怕任何含激素的食物。其實,大豆中含有的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與動物雌激素顯然不同,也沒有任何一項研究指出植物激素會增加乳腺癌復發風險。當然,含動物雌激素的食物應另當別論,譬如蜂膠、現今部分飼養的含不當添加劑的肉雞等。
5.大腸癌
脂肪攝入量與結腸癌發病率呈正比,但不同類型的脂肪對結腸癌發病的作用完全不一樣,動物來源的飽和脂肪與結腸癌的發病關系最為密切,植物油與結腸癌發病無關。建議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少吃或不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包括:豬油、牛油、肥肉、動物內臟、魚子等;植物油也應限量,每人每日20—30克(約合2—3湯匙)即可;不吃或少吃油炸食品;適量吃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欖油、金槍魚等。
腫瘤頻道更多熱文推薦》》》
(責任編輯:寧果容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纖維瘤術后一年復發能否懷孕
2024-10-27化療期間可用哪些藥物?華蟾素片與膠囊
2024-10-27癌癥患者能否服用博爾寧膠囊及有無減毒
2024-10-27巴彥淖爾盟治療宮頸癌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朋友患癌醫生開角鯊烯,能有效治癌嗎?
2024-10-27不知注射用藥物有何作用?
2024-10-27復方紅豆杉膠囊能否緩解胸口悶及有無依
2024-10-27肺癌晚期醫院放棄治療,買泰勒寧需啥手
2024-10-27
熱門文章
探究甲狀腺瘤治療之道:多方法協同作戰
2024-10-21優赫得開啟肺癌靶向HER2 ADC治療新時代
2024-10-17早期洞察:大腸癌初期癥狀解析與應對策略
2024-10-14揭秘鼻咽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2024-10-14子宮內膜癌怎樣檢查?有哪幾種?
2024-10-09得了食道癌有哪些治療方式
2024-10-08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作用
2024-10-08腫瘤生物治療:原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