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軍 副主任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普通外科
副主任、結直腸專業組組長、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詳細
在上期視頻中,南方醫院普通外科的鄧海軍副主任為我們普及了直腸癌的相關知識——病因、癥狀,以及日常的預防方法。帖子發出后,不少粉絲都紛紛點贊,讓他們對直腸癌有了較全面的了解.本期,我們將繼續有請鄧海軍副主任為大家講解病患,也是大眾最關心——直腸癌的治療方法。
臨床上,高、中、低三種直腸癌如何區分?
根據離肛門的距離,直腸癌分成高、中、低三段,一般而言,肛管長約3厘米,直腸長約12厘米。所以加上肛管,距肛緣7厘米以下的屬低位直腸,7-11厘米的屬中位直腸,11-15厘米左右屬高位直腸。
不同分期的直腸癌患者,它的治療方法是否不一樣?
早期直腸癌需接受根治手術,術后無需做其他輔助治療;中期直腸癌同樣以手術為主,但高危的中期直腸癌,術后需要做輔助的放療或化療;而中晚期的直腸癌,其位置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對于晚期直腸癌,是病灶轉移情況而定。
那些直腸癌患者能夠進行保肛?
現在距離肛門3厘米的腫瘤,也可能進行保肛——超低位保肛。但這種保肛手術并不是每個病人都能進行,需個體化。此外,是否保肛還與腫瘤的大小、分期;病人的體型、胖瘦;以及病人的性別有關。
家庭醫生在線: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家庭醫生在線《專家面對面》訪談節目,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普通外科鄧海軍副主任,為我們談談有關直腸癌的相關知識。鄧主任您好 。
鄧海軍副主任: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家庭醫生在線:鄧主任,在臨床上,直腸癌主要分為高、中、低三種,它們三者主要有什么區別?
鄧海軍副主任:根據離肛門的距離,直腸癌分成高、中、低三段,一般而言,肛管長約3厘米,直腸長約12厘米。所以加上肛管,距肛緣7厘米以下的屬低位直腸, 7-11厘米的屬中位直腸,11-15厘米左右屬高位直腸。
家庭醫生在線:不同分期的直腸癌患者,它的治療方法是否不一樣?
鄧海軍副主任:總的來說,對于直腸癌這類實體腫瘤而言,除了晚期以外 ,手術是根本的治療手段,也是最可能的治愈手段。
早期直腸癌需接受根治手術,術后無需做其他輔助治療,五年生存率可達95%以上。
中期直腸癌同樣以手術為主,但高危的中期直腸癌,術后需要做輔助的放療或化療;
而中晚期的直腸癌,其位置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若屬于上段直腸癌,治療方法與結腸癌一樣,先進行手術,術后根據病理結果,確定是否進行放化療;若屬于中低位直腸癌,一般要在術前先進行放化療,然后再手術,最后根據術后的病理結果,決定是否需要進行術后的輔助化療。
對晚期直腸癌,若屬單純的肝肺轉移,轉移灶可根治切除的,建議同期或者分期,將原發灶和轉移灶切除;若出現廣泛轉移,轉移灶已經失去切除的機會,這種一般不建議手術,而是以化療、綜合治療為主,除非原發病灶導致梗阻或明顯出血,才需要姑息性手術切除原發病灶,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家庭醫生在線:鄧主任剛剛提到,目前根治性手術是最可能治愈直腸癌的方法(已有不少學者在探索其他可能的治愈手段,如放療,但尚無高級別的證據)。那目前在臨床上,手術分為傳統的開腹手術和微創手術,其中微創手術比較適合于哪一類直腸癌患者?
鄧海軍副主任:現在,微創手術是醫學發展的潮流,病人也能從中獲益。作為醫生,我們關心的是微創是否減少了對病人的損傷,以及病人的遠期生存、腫瘤學效果。
目前,微創治療結腸癌已經得到國際認可。而微創治療直腸癌,其腫瘤學效果同樣不劣于開腹手術,且更利于病人恢復—— 創傷更小,恢復更快。
家庭醫生在線:剛才鄧主任提到直腸癌分為高中低三種,其中,哪一種占的比例會更多?
鄧海軍副主任:
在我國,約有3/4的病人屬于中下段直腸癌,而這些病人都面臨一個保肛的問題——這是病人和醫生都非常關心的事,畢竟誰也不想失去肛門。
但進行保肛手術需符合兩大前提——第一,需把腫瘤切除干凈,符合腫瘤學要求;第二,需考慮保留下來的肛門,其功能是否完好。不能僅僅只為保留肛門的外形,而進行保肛手術。
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7厘米以下的低位直腸癌,基本不能進行保肛手術,只能在左下腹放置一個人造肛門。但隨著醫學理念、醫療器械的進步,以及醫生操作技巧的提高,現在保肛手術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現在,距離肛門6-7厘米的腫瘤,一般只要能進行根治切除,基本都能保肛。而距肛門4-5厘米,甚至距離3厘米的腫瘤,現在也有可能進行保肛——超低位保肛。但這種保肛手術并不是每個病人都能進行,需個體化。
除了"腫瘤下緣距離肛門的距離外","是否保肛",還與腫瘤的大小、分期有關系,如:腫瘤越大、分期越晚,保肛的可能性就越低;其次,與病人的體型、胖瘦有關——病人越肥胖、臀溝越深,保肛是越困難;此外,還與病人的性別有關——一般而言,女性病人的骨盆比較寬大,尤其是生育過的婦女,她們的手術操作空間相對較大,因此,與她們相比,男性病人保肛的難度更大。
此外,腫瘤的部位也會影響保肛的可能性。比如:若腫瘤在直腸前壁,由于直腸前壁沒有過多伸縮空間,如果術前腫瘤離肛門約4厘米,術中把直腸游離后也只有4厘米左右,保肛的可能性相對較低。若腫瘤在直腸后壁,因為直腸是趴在骶骨前面,當直腸完全游離后,就可能會出現1~2cm的上升空間,當把直腸拉直后,腫瘤離肛門的距離就可能增至5cm,從而增加保肛機會。
家庭醫生在線:鄧主任剛剛提到能否保肛,與理念、技術有關系,那腹腔鏡微創手術是否也是提高保肛可能性的一個影響因素?
鄧海軍副主任:
是的,由于骨盆空間比較狹小,通常進行開腹手術時,術者和助手無法準確看清低位直腸腫瘤的遠端腸管,只能憑術者的感覺進行游離。因此,手術很難做到非常精準。
腹腔鏡猶如上帝賜給我們的一雙慧眼,可以將低位直腸腫瘤遠端的解剖層次看得清清楚楚,使游離更低、更精準,從而增加了保肛門的機會。
家庭醫生在線:今天非常感謝鄧主任為我們分享了這么多關于直腸癌的相關知識,如果網友們還有更多的疑問,歡迎登錄家庭醫生在線咨詢。再次感謝鄧主任 。
鄧海軍副主任: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網友。
家庭醫生在線:我們下期再見。
鄧海軍副主任:再見。
編輯:梁綺賢 主編:陳添許 監制:鄒蓮 特別鳴謝: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普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