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腸綜合征的治療方法
短腸綜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le)是指廣泛小腸切除(包括部分結腸切除)術后,殘留的功能性腸管不能維持病人營養需要的吸收不良綜合征。臨床以嚴重腹瀉、體重減輕、進行性營養不良和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為特征,影響機體發育,致死率較高。目前在臨床上有哪些治療的方法呢?
(一)非手術治療
1.急性期
(1)維持機體的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及營養。
(2)防治感染 選擇抗厭氧菌和需氧菌的抗生素。當病人持續發熱應及時行B超或CT檢查,以早期發現腹部膿腫并有效處理。
(3)控制腹瀉 禁食及胃腸外營養可抑制胃腸道蠕動和分泌,延緩胃腸道的排空,減輕腹瀉的程度。腹瀉難以控制者,可應用生長抑素和合成類似物皮下注射。
2.適應期
殘存腸管開始出現代償變化,腹瀉次數趨于減少。在保證足夠營養攝入的前提下,逐步用腸腔內營養代替靜脈營養,以預防小腸黏膜刷狀緣的酶活性減低。應早日恢復經口進食。此期,還應注意補充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12、鈣、鎂、鐵、礦物質藥物制劑。
同時,此期亦應特別注意腸外營養所致的并發癥,如刪除膿毒血癥、肝病、小腸細菌過度增殖等。
3.維持期
此期殘存小腸功能已得到最大代償,通常能耐受口服飲食,不需限制脂肪及將液體與固體分開,但仍有30%的患者在該期出現吸收不良現象,需定期測定血漿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濃度,并予補充調節治療。如經過非手術治療仍不能奏效的短腸綜合征,則需考慮手術治療。
(二)外科治療
外科治療的目的是通過增加腸吸收面積或減慢腸運輸時間(延緩食糜排空)以增加小腸的吸收能力。
1.減慢腸運輸的有關手術方式
(1)小腸腸段倒置術 將一段小腸倒置吻合使倒置的腸管呈逆蠕動,能減慢腸運輸和改變肌電活動,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
(2)結腸間置術 利用結腸蠕動緩慢且腸段蠕動沖擊少見的特點,將結腸間置于空腸或回腸間,延長腸運輸時間。
(3)小腸瓣或括約肌再造術 廣泛切除小腸同時又切除了回盲部的病人預后極差,本術式主要為此類病例所設計。
2.增加腸表面面積的手術方式
小腸縮窄延長術:將一段小腸,沿長軸切開一分為二,并注意將腸系膜血管分開,以保持各自的血供,分別縫合成為兩個細的腸管,其直徑為原腸管的一半長度。該手術方式適合腸段擴張的病人特別是患兒,但有潛在的并發癥如吻合處多發粘連及狹窄。
3.小腸移植
是治療短腸綜合征最理想和最有效的方法,其適應于需要永久依賴TPN的患者。但由于較高的死亡率以及排斥反應等并發癥,使其尚不能在臨床廣泛開展。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反復難受疼痛怎么治?
2024-10-24猴頭菌提取物顆粒是處方藥還是保健品,
2024-10-24近期常胃脹胃疼該如何應對?
2024-10-24懷孕三個月便秘,吃排毒養顏片是否有影
2024-10-24心慌的原因有哪些,怎樣有效治療?
2024-10-24每天服用 18 個復方地芬諾酯片對身
2024-10-24胃不好吃錯東西上吐下瀉,用藥仍惡心,
2024-10-24健胃消食片對不思飲食有作用嗎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