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大應該如何預防最科學?
由于引起脾臟腫大的病因甚多,所以遇脾臟腫大的患者時,應結合患者的癥狀及其體征,積極尋找原發病,治療上無疑應針對原發病治療。若患者臨床表現脾臟腫大,伴有一種或多種血細胞減少,而骨髓造血細胞呈增生表現,則可稱之為脾功能亢進(hypersplenism)。當脾功能顯著亢進,而治療其原發病療效又不明顯,且原發病允許時,可行脾切除術。但應從嚴掌握脾切除的適應證:脾大顯著,有壓迫癥狀;嚴重溶血性貧血;粒細胞嚴重降低且常發生感染;血小板顯著減少,或伴有出血表現。當脾臟切除后,血小板、粒細胞及紅細胞可恢復或接近正常。
由于脾切除后可發生下列并發癥:血栓形成;易發生血原性感染(脾臟是保護性血液過濾器官);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因此,遇老年或長期臥床及幼年患者發生脾亢時,是否行脾切除術,應慎重選擇。
哪些血液病會導致脾大癥狀
造血系統包括血液、骨髓、脾、淋巴結以及分散在全身各處的淋巴和單核/吞噬細胞組織。血液由細胞成分和液體成分組成,細胞成分中包括紅細胞,各種白細胞及血小板。液體成分即血漿,包含有各種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質及某些其它化學成分。
因此,反映造血系統病理生理有及血漿成分發生異常的疾病均屬于造血系統疾病,習慣上稱為血液病。血液病的脾大癥狀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1)異常細胞的浸潤及惡性增生:在各種急慢性白血病時由于未成熟白細胞的浸潤及異常增殖而致,尤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明顯,脾臟可重度甚至極度腫大達盆腔。此外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患者均可有不同程度的脾大。
-
(2)髓外化生:常見于骨髓纖維化時,脾臟因髓外造血而腫大。
(3)脾功能亢進:臨床較常見,表現為一種或多種血細胞減少而骨髓造血細胞相應增生。
(4)類脂質貯存病:由于類脂質代謝障礙,各種類脂質貯積脾臟而腫大,如戈謝病(Gaucher disease)、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萊特勒-西韋病(Letterer-Siwe disease)。而會出現這些現象導致脾大的血液病主要有溶血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所以血液病患者的脾大問題要注意。
(責任編輯:數據中心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新生兒照藍光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4奧美拉唑腸溶片可否長期服用及后果
2024-10-24過一周左右開始便秘,如何改善?
2024-10-24喝強骨生血口服液會導致反胃惡心嗎?非
2024-10-24蕁麻疹總因食物過敏復發,如何應對?
2024-10-24炎立消膠囊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24-10-24增生胃炎消化不良能吃乳酸菌素片嗎
2024-10-2432 歲舌苔厚白口臭大便異常多汗怕熱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