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大中西醫治療方法
由于引起脾臟腫大的病因甚多,所以遇脾臟腫大的患者時,應結合患者的癥狀及其體征,積極尋找原發病,治療上無疑應針對原發病治療。若患者臨床表現脾臟腫大,伴有一種或多種血細胞減少,而骨髓造血細胞呈增生表現,則可稱之為脾功能亢進(hypersplenism)。當脾功能顯著亢進,而治療其原發病療效又不明顯,且原發病允許時,可行脾切除術。但應從嚴掌握脾切除的適應證:脾大顯著,有壓迫癥狀;嚴重溶血性貧血;粒細胞嚴重降低且常發生感染;血小板顯著減少,或伴有出血表現。當脾臟切除后,血小板、粒細胞及紅細胞可恢復或接近正常。
由于脾切除后可發生下列并發癥:血栓形成;易發生血原性感染(脾臟是保護性血液過濾器官);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因此,遇老年或長期臥床及幼年患者發生脾亢時,是否行脾切除術,應慎重選擇。
中醫治療脾大- 脾大 脾臟腫大的病因很多,按發生機制歸納起來可分為下述五類:
(一)感染性疾病所致脾臟腫大:
因病原體刺激,引起巨噬細胞與淋巴細胞增生,導致脾臟充血而腫大。伴脾臟腫大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包括: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性肝炎、肝大脾大 巨細胞病毒感染、傷寒與副傷寒、敗血癥等。
伴脾腫大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包括:結核病、梅毒、真菌感染及血吸蟲病等。
中醫治療脾大-肝大脾大 直接侵犯脾臟的感染,如脾膿腫,脾結核性肉芽腫等。
(二)充血性脾臟腫大:
因脾臟靜脈壓力增高,脾臟血液回流受阻、淤血,而導致體積增大。常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縮窄性心包炎、各種原因所致的肝硬化及門靜脈或脾靜脈血栓形成等。
充血性脾腫大,常伴腹水。由于紅髓內單核巨噬細胞與淋巴細胞增生,小梁增厚,脾索增寬,故充血性脾大易伴有脾功能亢進。
(三)異常免疫反應所致脾臟腫大:
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風濕熱、白塞病等疾病的患者,可因機體免疫功能異常亢進,使脾臟內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增生,而出現脾大。
Felty綜合征,是指類風濕性關節炎合并白細胞減少及脾腫大的特殊類型,患者在關節癥狀出現數月到數十年后,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或缺乏)伴感染,脾臟腫大為中至重度。
(四)血液病所致脾臟腫大:按發生機理可分為:
1、紅細胞在脾內破壞增加:因過量紅細胞在脾內破壞,含鐵血黃素在脾內沉積,血管內皮細胞增生,脾索增寬,血竇擴張而致脾大。
貧血、黃疸伴脾大,是慢性溶血的典型臨床表現。肝大脾大常見于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異常血紅蛋白分子病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
2、脾臟髓樣化生:當骨髓纖維化時,脾臟可發生髓樣化生,即脾臟恢復具有造血功能,充滿早期造血細胞,同時伴有巨噬細胞增生,脾臟因而腫大。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等也可發生不同程度脾臟髓樣化生而引起脾臟腫大。當然,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脾腫大原因,尚與血容量增多有關。
3、血液惡性腫瘤細胞浸潤:各類實體瘤很少轉移到脾臟,但各類白血病、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時,惡性細胞易浸潤脾臟,并引起脾臟腫大。
4、脾組織細胞增生:朗罕氏細胞組織增生癥常有脾臟大,在病變區有大量朗罕氏細胞浸潤,常與巨噬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形成炎性肉芽腫。
噬血細胞綜合癥,是一種單核-巨噬細胞系統良性反應性組織細胞增生癥,52%病例有脾腫大。
5、脾囊腫與脾腫瘤:脾囊腫,包括寄生蟲囊腫和非寄生蟲囊腫兩大類。前者有包蟲囊腫,后者包括先天性囊腫和假性囊腫(脾血腫退行性病變所致)。
脾臟腫瘤,有良、惡性之分。良性腫瘤包括:血管瘤、錯構瘤、淋巴管瘤、纖維瘤等。惡性腫瘤,有原發和繼發之分,原發性有淋巴瘤、漿細胞瘤、纖維肉瘤等;繼發性,有癌轉移和黑色素瘤。
中醫治療肝大脾腫大應根據肝病的主癥,并考慮到濕痰、瘀血凝聚和毒熱入絡的特點,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養血柔肝、活血化瘀為基本原則。濕熱未清者,輔以清利;毒熱入血者,輔以清熱解毒;脾虛者、健脾;氣血不足者,益氣養血。
(責任編輯:數據中心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新生兒照藍光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4奧美拉唑腸溶片可否長期服用及后果
2024-10-24過一周左右開始便秘,如何改善?
2024-10-24喝強骨生血口服液會導致反胃惡心嗎?非
2024-10-24蕁麻疹總因食物過敏復發,如何應對?
2024-10-24炎立消膠囊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24-10-24增生胃炎消化不良能吃乳酸菌素片嗎
2024-10-2432 歲舌苔厚白口臭大便異常多汗怕熱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