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是什么?病癥病因一把抓
霍亂是一種什么樣的疾病?它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很多人非常關心霍亂的病因和癥狀。霍亂是一種急性腹瀉疾病,由不潔的海鮮食品引起,病發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數小時內造成腹瀉脫水甚至死亡。霍亂是由霍亂弧菌所引起的,通常是血清型O1的霍亂弧菌所致,但是在1992年曾經有O139的新血清型造成流行。霍亂弧菌存在于水中,最常見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病人糞便污染過的水。霍亂弧菌能產生霍亂毒素,造成分泌性腹瀉,即使不再進食也會不斷腹瀉,洗米水狀的糞便是霍亂的特征。趕緊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霍亂這種疾病吧。
發病原因
病原
霍亂的病原為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霍亂弧菌包括兩個生物型: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和埃爾托生物型(EL-Tor bio-type)。這兩種型別除個別生物學性狀稍有不同外,形態和免疫學性基本相同,在臨床病理及流行病學特征上沒有本質的差別。自1817年以來,全球共發生了七次世界性大流行,前六次病原是古典型霍亂弧菌,第七次病原是埃爾托型所致。
1992年10月在印度東南部又發現了一個引起霍亂流行的新血清型菌株(0139),它引起的霍亂在臨床表現及傳播方式上與古典型霍亂完全相同,但不能被01群霍亂弧菌診斷血清所凝集,抗01群的抗血清對0139菌株無保護性免疫。在水中的存活時間較01群霍亂弧菌長,因而有可能成為引起世界性霍亂流行的新菌株。himada等命名為O139群霍亂弧菌,而且認為它有可能取代O1群霍亂弧菌蔓延到世界各國,尤其是亞、非、拉美各國和地區,這些流行可能標志著第八次霍亂大流行的開始。O139瑚群霍亂弧菌至今只有一個血清型,由于所分離的新菌株來自沿著孟加拉海灣的城市,故又稱為Bengal型,目前這些命名已被“國際腹瀉疾病研究中心”所認可。
Albert經過詳細研究,將O139霍亂弧菌的病原特征綜合如下:
①為革蘭陰性彎曲桿菌,大小(2~3)μm×0.5μm,單端鞭毛;
②O1群霍亂弧菌抗血清不能制動;
③在TCBS平板上菌落黃色,TTG A上呈灰色,不透明,中心黑色;
④氧化酶、明膠酶試驗陽性;
⑤發酵葡萄糖、麥芽精、蔗糖、甘露糖,但不產氣,不發酵肌醇及阿拉伯糖;
⑥賴氨酸、鳥氨酸脫氫酶陽性,精氨酸脫氫酶陰性;
⑦能產生吲哚;
⑧在無氯化鈉或3%氯化鈉條件下生長,而8%氯化鈉條件下不生長;
⑨使羊紅細胞溶血,雞紅細胞凝集試驗陽性;
⑩對多黏菌素B、復方磺胺甲噁唑及對氯苯(O139群霍亂弧菌抑制劑,10μg和150μg)有抗性。
根據細胞壁表面抗原成分,該病原菌被分成139個血清群,其中僅O1與O139可引起霍亂流行。WHO腹瀉控制中心根據弧菌的生化性狀,O抗原的特異性和致病性等不同,將霍亂弧菌分為三群。
(1)O1群霍亂弧菌:包括古典生物型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 classical biotype,CVC)和埃爾托生物型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 E1 Tor biotype,EVC)。前者是19世紀從患者糞便中分離出來的弧菌;后者為20世紀初從埃及西奈半島埃爾托檢疫站所發現的溶血弧菌。本群霍亂弧菌是霍亂的主要致病菌。
(2)不典型O1群霍亂弧菌:本群霍亂弧菌可被多價O1群血清所凝集,但本群弧菌在體內外均不產生腸毒素,因此沒有致病性。
(3)非O1群霍亂弧菌:本群弧菌鞭毛抗原與O1群相同,而菌體(O)抗原則不同,不被O1群霍亂弧菌多價血清所凝集,又稱為不凝集弧菌(non-agglutinable group vibrio,NAG vibrio)。本弧菌根據O抗原的不同,可分為137個血清群(即O2~O138),其中一些弧菌能產生類霍亂腸毒素的毒素,而另一些則產生類似大腸桿菌耐熱腸毒素,因此少數血清群亦能引起胃腸炎。以往認為非O1群霍亂弧菌僅引起散發的胃腸炎性腹瀉,而不引起暴發流行,因而此類弧菌感染不作霍亂處理。
臨床表現
人受染后,隱性感染者比例較大。在顯性感染者中,以輕型病例為多,這一情況在埃爾托型霍亂尤為明顯。本病的潛伏期可由數小時至5日,以1~2日為最常見。多數患者起病急驟,無明顯前驅癥狀。病程一般可分為三期:
1、瀉吐期
瀉吐期多以突然腹瀉開始,繼而嘔吐。一般無明顯腹痛,無里急后重感。每日大便數次甚至難以計數,量多,每天2000~4000ml,嚴重者8000ml以上,初為黃水樣,不久轉為米泔水水樣便,少數患者有血性水樣便或柏油樣便,腹瀉后出現噴射性和邊疆性嘔吐,初為胃內容物,繼而水樣,米泔樣。嘔吐多不伴有惡心,噴射樣,其內容物與大便性狀相似。約15%的患者腹瀉時不伴有嘔吐。由于嚴重瀉吐引起體液與電解質的大量丟失,出現循環衰竭,表現為血壓下降,脈搏微弱,血紅蛋白及血漿比重顯著增高,尿量減少甚至無尿。機體內有機酸及氮素產物排泄受障礙,患者往往出現酸中毒及尿毒癥的初期癥狀。血液中鈉鉀等電解質大量丟失,患者出現全身性電解質紊亂。缺鈉可引起肉痙攣,特別以腓腸肌和腹直肌為最常見。缺鉀可引起低鉀綜合征,如全身肌肉張力減退、肌腱反射消失、鼓腸、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等。由于碳酸氫根離子的大量丟失,可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嚴重者神志不清,血壓下降。
2、脫水虛脫期
脫水虛脫期患者的外觀表現非常明顯,嚴重者眼窩深陷,聲音嘶啞,皮膚干燥皺縮,彈性消失,腹下陷呈舟狀,唇舌干燥,口渴欲飲,四肢冰涼,體溫常降至正常以下,肌肉痙攣或抽搐。患者生命垂危,但若能及時妥善地搶救,仍可轉危為安,逐步恢復正常。
3、恢復期
少數患者(以兒童多見)此時可出現發熱性反應,體溫升高至38~39℃,一般持續1~3天后自行消退,故此期又稱為反應期。病程平均3~7天。
(責任編輯:林彥喬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新生兒照藍光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4奧美拉唑腸溶片可否長期服用及后果
2024-10-24過一周左右開始便秘,如何改善?
2024-10-24喝強骨生血口服液會導致反胃惡心嗎?非
2024-10-24蕁麻疹總因食物過敏復發,如何應對?
2024-10-24炎立消膠囊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24-10-24增生胃炎消化不良能吃乳酸菌素片嗎
2024-10-2432 歲舌苔厚白口臭大便異常多汗怕熱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