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胃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殘胃癌(cancer of gastric remnant)亦稱胃手術后胃癌。因其既可發生于胃大部切除后的殘胃內,亦可發生于單純胃腸吻合,單純穿孔修補或迷走神經切斷后的全胃內。一般認為應限于胃非癌瘤性病變手術后發生的胃癌,若因惡性病變而作手術者則應指手術后20年以上發生的胃癌。殘胃癌占胃癌的0.4%~5.5%。發生率各家報告不一,一般認為在1%~5%之間。男女之比為5.4∶1,平均發病年齡為65歲。從胃手術至殘胃癌發生的間隔時間文獻報告不一,平均為13~19年,最長間隔為40年,少數病例短于10年。一般認為,胃手術后15年內,殘胃癌的發生率較一般人群的胃癌為低,而術后15年以上,發生率逐漸增高,至術后20年以上,其發生率則較一般人群高出6~7倍。因此,過去認為早期胃切除可以防止消化性胃潰瘍惡變的觀點,現已被否定。胃與十二指腸手術切除后殘胃癌的發生率兩者大致相仿。殘胃癌的發生率與首次手術方式有關。胃次全切除術后作畢氏Ⅱ式和單純胃空腸吻合術者比畢氏Ⅰ式者更易發生殘胃癌。殘胃癌的好發部位是吻合口,但亦可彌漫發生于整個殘胃。那么,殘胃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殘胃癌在臨床上經常發生,并且還未統一,通常認為是因為良性病變在做胃大部分切除術后5-10年間發生的癌癥。有些學者報道胃潰瘍手術術會增加殘胃癌的可能,而且女性患病的幾率還比男性來得高。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下胃殘癌的中醫療法。
殘胃癌的中醫治療方法:
由于胃癌的發生發展,本是個因虛致實、因實更虛的惡性斗爭過程,因此,在癌腫尚未切除時,其治療當著重于實證,即以攻擊癌腫為主;若癌腫已經切除,雖不等于禍根已全拔,但機體的致命傷已去,它的惡性斗爭過程也隨之改變,所以與未經手術切除者的治法也有大別。后者當以增強機體免疫代償能力的扶正藥為主。但胃的和降和脾的運化功能也應予以加強和調理。
因此,常用生黃芪、絞股藍、猴菇、女貞子、黨參、白術、茯苓、甘草、木香、半夏、麥芽、雞肉金等,這類藥不但能促進術后組織創傷的康復,又可提高機體免疫能力,重振正氣,也能促進干擾素的產生。尤其是重振正氣方面,于癌腫后期或康復期的治療,不可忽視。必要時亦可加入麥冬、北沙參、石斛,特別是患者兼呈現陰液不足時不可少,溫潤合用,并行不悖。
如到了癌癥II期才手術者,須防殘留癌卷土重來和癌細胞的遠處轉移,則抑癌抗癌的中草藥,也當隨證加入,如整體表現有熱者,可加蛇舌草、半枝蓮、石上柏、石見穿等;表現有痰結者,可加入瓜萎、浙貝、牡蠣、昆布、海藻等;表現有瘀者,可加入丹參、赤芍、桃仁、腫節風等;表現有肝郁者,可加入白蒺藜、川棟子、八月札等。對胃癌抑制作用較佳的白英、金剛刺、龍葵等都可酌情加入,以加強抗癌功效。
個別患者于手術后幽門功能喪失,可能引起反流性胃炎或傾倒綜合征。前者的臨床表現為嘔吐,吐出物為黃色或黃綠色,用溫膽湯加味可獲改善;后者的臨床表現為進食后感上腹脹滿、惡心反胃、噯氣,繼而腹瀉,并伴面白汗出、心悸、眩暈,用香砂六君湯加味可獲改善。此外,還須調節飲食,少食多餐,細嚼慢吞。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新生兒照藍光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4奧美拉唑腸溶片可否長期服用及后果
2024-10-24過一周左右開始便秘,如何改善?
2024-10-24喝強骨生血口服液會導致反胃惡心嗎?非
2024-10-24蕁麻疹總因食物過敏復發,如何應對?
2024-10-24炎立消膠囊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24-10-24增生胃炎消化不良能吃乳酸菌素片嗎
2024-10-2432 歲舌苔厚白口臭大便異常多汗怕熱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