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腹瀉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功能性腹瀉指無任何細菌、病毒感染的腹瀉,一般由胃腸功能過強(胃腸揉動過快)引起,本病是一種表現為不伴腹痛,持續性或復發性解軟便、水樣便的病癥。按之有硬塊,空腹癥狀加重。那么,功能性腹瀉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實驗室及輔助檢查
對疑為腹瀉患者應該進行血常規、血沉( ESR)及c-反應蛋白(CRP)檢查。血清鐵蛋白與葉酸的測定可幫助與小腸吸收不良相鑒別。若高度懷疑IBD或小腸吸收不良者,則應進行胃腸道的影像學檢查。
對嚴重水樣瀉患者需排除內分泌疾病引起的腹瀉,如VIP和5-HIAA等。
診斷
(一)診斷標準
大多數功能性腹瀉患者將排松散便或水樣便認為是腹瀉,但也部分患者將排便次數增加或排便急迫感主訴為腹瀉,因此,應根據患者的病史與體格檢查的結果進行診斷。腸道轉運的加快將導致糞便中水分含量的增加,因此,糞便性狀能夠很好地反映腸遭的轉運時間。一般情況下糞便成形程度對排便習慣有很重要大的影響,由于腸道很難保留水樣的糞便,當水樣便接觸到直腸時易引起強烈的排便急迫感,但僅是排便急迫感并不能提示為腹瀉,并且,排便頻率與腸道轉運時間不相關。因此,腹瀉應依據糞便的性狀,而不是排便頻率。具有腹瀉與便秘交替的病史,通常提示功能性疾病,應建議患者記錄排便頻率及大便性狀,有助于與假性腹瀉的鑒別。
功能性腹瀉的診斷標準≥75%的排便為不伴腹痛或腹部不適的松散便或水樣便,每個月癥狀至少發作3天。
(二)鑒別診斷
腹瀉僅是一種非特異性的腸道癥狀,引起腹瀉的病因很多。功能性腹瀉須與腸道器質性疾病,如腸道感染性疾病(慢性細菌性痢疾、腸結核、寄生蟲感染性腹瀉等)、IBD、放射性腸炎、結腸腫瘤。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新生兒照藍光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4-10-24奧美拉唑腸溶片可否長期服用及后果
2024-10-24過一周左右開始便秘,如何改善?
2024-10-24喝強骨生血口服液會導致反胃惡心嗎?非
2024-10-24蕁麻疹總因食物過敏復發,如何應對?
2024-10-24炎立消膠囊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024-10-24增生胃炎消化不良能吃乳酸菌素片嗎
2024-10-2432 歲舌苔厚白口臭大便異常多汗怕熱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