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惡變是什么?有什么癥狀?
胃潰瘍的癌變率為5%左右。所以說,癌變是部分潰瘍病的合并癥之一,有胃潰瘍的病人需要警惕潰瘍惡變。下面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吧。
癥狀體征
胃癌各期癥狀
1、早期胃癌70%以上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出現非特異性的、類同于胃炎或胃潰瘍的癥狀,包括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泛酸、噯氣、惡心,偶有嘔吐、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大便潛血陽性或黑便、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或進行性貧血等。
2、進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胃癌)癥狀見胃區疼痛,常為咬嚙性,與進食無明顯關系,也有類似消化性潰瘍疼痛,進食后可以緩解。上腹部飽脹感、沉重感、厭食、腹痛、惡心、嘔吐、腹瀉、消瘦、貧血、水腫、發熱等。賁門癌主要表現為劍突下不適,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伴進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難;胃底及賁門下區癌常無明顯癥狀,直至腫瘤巨大而發生壞死潰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時才引起注意,或因腫瘤浸潤延伸到賁門口引起吞咽困難后始予重視;胃體部癌以膨脹型較多見,疼痛不適出現較晚;胃竇小彎側以潰瘍型癌最多見,故上腹部疼痛的癥狀出現較早,當腫瘤延及幽門口時,則可引起惡心、嘔吐等幽門梗阻癥狀。癌腫擴散轉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黃疸及肺、腦、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轉移而出現相應癥狀。
胃癌病人體征
絕大多數胃癌病人無明顯體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輕度壓痛。位于幽門竇或胃體的進展期胃癌有時可捫及腫塊,腫塊常呈結節狀、質硬,當腫瘤向鄰近臟器或組織浸潤時,腫塊常固定而不能推動,女性病員在中下腹捫及腫塊,常提示為krukenbe瘤可能。當胃癌發生肝轉移時,可在腫大的肝臟觸及結節狀塊物。當腹腔轉移腫塊壓迫膽總管時可發生梗阻性黃疸。有幽門梗阻者上腹部可見擴張之胃型,并可聞及震水聲,癌腫通過胸導管轉移可出現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晚期胃癌有盆腔種植時,直腸指檢于膀胱(子宮)直腸窩內可捫及結節。有腹膜轉移時可出現腹水。小腸或系膜轉移使腸腔縮窄可導致部分或完全性腸梗阻。癌腫穿孔導致彌漫性腹膜炎時出現腹肌板樣僵硬、腹部壓痛等腹膜刺激癥狀,亦可浸潤鄰近腔道臟器而形成內瘺。
一位被診斷為胃潰瘍的年輕人,因反復發生胃出血被推到了手術臺上,醫生打開他的腹部一看,潰瘍發生了癌變,腹腔廣泛轉移。雖經醫生極力救治,還是于二個月后全身衰竭而死亡。人們傳統認為胃癌多見中老年人,青壯年少見。但近年來的臨床觀察表明,青壯年胃癌并不少見,特別是在19歲至35歲的青年人中胃癌的發病率比70年代增加了一倍。由于青年人患的胃癌惡性程度高,發展迅速,加之容易誤診,使得預后往往不良。
用藥治療
西醫治療
手術治療
由于胃癌診斷和治療水平的提高,手術適應證較前相應擴大。目前除了原發灶巨大,固定,腹內臟器廣泛轉移,伴血性腹水呈惡液質者外,只要患者全身情況許可,即使鎖骨上淋巴結轉移,肝臟有轉移結節等,均應爭取剖腹探查,切除原發病灶,減輕癥狀。根據國內11734例胃癌手術的統計,手術率為81.8%,總切除率為49.7%。近年來癌瘤切除率已提高至75%左右,主要是Ⅱ、Ⅲ期胃癌切除率的提高。
胃癌手術種類有:
1、根治性切除術:根治性切除手術有根治性切除和擴大根治性切除兩種術式。
(1)根治性切除范圍應包括原發病灶,連同胃遠端的2/3或4/5,全部大、小網膜,十二指腸第一部分和區域淋巴結以及局部受浸潤的臟器整塊切除,胃或十二指腸斷端無癌細胞殘癌。
(2)擴大根治性切除范圍除了上述內容外,還要切除全胃或鄰近受侵犯的橫結腸、肝左葉、脾臟,胰體尾和賁門左、脾脈管旁的淋巴結等。以上兩種手術方式的選擇直至目前尚無統一意見,主要分歧點是胃切除范圍和淋巴結清除的范圍。
為了提高胃癌治愈率,應根據具體病情來選擇手術式,不能硬性規定。如癌瘤位于胃竇部及遠端小彎側,行根治性胃切除為宜;當病期晚伴有深部淋巴結轉移或胃體部癌,彌漫浸潤性癌時應考慮行擴大根治術。擴大根治性手術雖然能提高一定的療效,但手術死亡率,術后并發癥仍較根治術為高。此術式不能取代根治術。
2、姑息性切除術:凡胃癌已有腹膜或淋巴結廣泛轉移時,而原發腫瘤可以切除,病人一般情況能耐受手術者,可以放阡姑息性胃切除術。這種手術可以減輕病人中毒癥狀,消除因癌瘤引起的梗阻、出血或穿孔等并發癥。術后再輔以化療、中藥治療,可以延長病人的生存期。
3、短路手術:適用于晚期胃癌不能手術切除,同時伴有梗阻的病人。
如幽門竇部癌合并幽門梗阻者可作結腸前或結腸后胃空腸吻合術。胃賁門癌伴有梗阻時可作空腸食管側側吻合術,后者常需開胸才能完成手術,手術適應證應嚴于前者。一般捷徑手術不能提高療效,但能減輕病人痛苦,提高其生存質量。
手術固然能切除癌腫,但還有殘癌、或區域淋巴結轉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復發轉移幾率非常高。運用中藥術后長期治療,可以防止復發和轉移。
放射治療
放射并發癥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喪失;對于晚期腫瘤患者,放射治療效果并不完好。同時體質較差,年齡偏大的患者,繼續放療只能導致虛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胃腺癌放射敏感性低,單獨放療或與化療綜合治療后腫瘤縮小50%以上的只占60%,腫瘤完全消失者僅10%,因此,胃癌不能單獨用放療來根治,放療在胃癌治療中的作用主要是輔助性的或姑息性的。多用于綜合治療,放療的主要形式有術前放療、術中放療、術后放療和姑息性放療等四種。據文獻報道術前放療可使根治手術切除率提高2%左右,使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提高1%~2.5%。
化學治療
胃癌切除術后除少數病人外,大多需行術后化療。其原因系術后可能殘存有癌細胞,或者有的胃癌手術難以完全清除,或者通過淋巴或血液系統存在轉移病灶。實踐證明胃癌術后配合化療與單純性手術比較,前者生存期要長,術后復發較少。這就是醫生為什么常常在術前給病人安排化療的道理。
胃癌化療方案有好多,現提供以下方案,供參考。
(1)泰素 210mg/m2 i.v。(3小時輸注)。
(2)ECF 表阿霉素 50mg/m2 i.v。(3小時 輸注) d1* 順鉑 60mg/m2 i.v。 d1* 5-Fu 200mg/m2/d(連續輸注)21天 *每21天重復。
(3)FAMTX 甲氨喋呤 1000-1500mg/m2 i.v。 d1,1小時后 5-Fu 1500mg/m2 i.v。 d1 阿霉素 30mg/m2 i.v。 d15 亞葉酸 15mg/m2 p.o。 每6小時一次,共服12次,在甲氨喋呤給藥后24h后開始 。4周后重復。
(4)ELF 依托泊苷 20mg/m2 i.v。(50分鐘輸注) d1-3 四氫葉酸 300mg/m2 i.v。(10分鐘輸注) d1-3 5-Fu 500mg/m2 i.v。(10分鐘輸注) d1-3 每3-4周重復 。
(5)TAXOL+5-Fu+DDP 泰素 175mg/m2 i.v。(3h) d1 5-Fu 750mg/m2 i.v。(24h連續輸注) d1-5 DDP 20mg/m2 i.v。(2h) d1-5 每4周重復。
化學療法優缺點
化療不同于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在于它對人體的治療中的整體性,通過口服及靜脈給藥在全身起作用。而癌癥,正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對病人的最大的威脅是擴散和轉移。化學治療對于消滅某種癌癥的遠處轉移或防止復發,有其獨到之處,是癌癥治療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化療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現已證明,至少有10 種腫瘤單用化療有獲得治愈的可能,如絨毛膜上皮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睪丸精原細胞瘤、部分惡性淋巴瘤等;約有20 余種腫瘤單用化療可以得到緩解,尤其對于一些全身性腫瘤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已經轉移擴散的腫瘤,化療可作為首選的治療方法。在全部癌腫患者中,超過半數的人在病程的不同階段需要用化療;化療與其他治療方法相配合,大大提高了惡性腫瘤的治療效果,并有效地控制了癌腫的擴散和轉移。
化療是近年來在腫瘤治療中進步最快的治療方法。但是化療藥物常“是非不清”、“敵我不分”,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殺傷了人體正常細胞。化療可能出現如下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
1、靜脈注射化療藥物時,操作不慎藥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和栓塞性靜脈炎。因此,醫護人員必須十分仔細,認真加以預防;
2、抑制骨髓造血系統,主要是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在每次化療前,都應該做血象檢查,如果白細胞的數目若低于(2.5~3)× 109/ 升、血小板(50 ~80)× 109/ 升,應該暫時停止化療,遵照醫生的醫囑使用升高血細胞藥。除原有的鯊肝醇、利血生、核苷酸和維生素B6以及益氣補血的中藥治療外,近年來由基因重組工程生產的一些集落刺激因子,具有明顯的促進血細胞增生的功能。只在在化療后及時用上這些藥物,白細胞就不會明顯下降;
3、可不同程度的損害肝臟細胞,出現谷丙轉氨酶增高、膽紅素上升、肝腫大、肝區疼痛、黃疸等,嚴重的會引起肝硬化、凝血機制障礙等,所以在用藥前和用藥過程中,要檢查肝功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必要時停止化療;
4、有些化療藥物對心血管系統有毒性作用,嚴重的可發生心力衰竭。所以用藥前及用藥中應檢查心電圖,發現異常立即停藥,及時治療。對有心臟病變的病人,應避免使用對心臟有毒性作用的化療藥物。
5、對呼吸系統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的化療藥物可引起急性化學性肺炎和慢性肺纖維化,甚至出現呼吸衰竭。因此用肺毒性藥物(即對呼吸系統有毒性的化療藥物),如爭光霉素等,應在用藥期間定期檢查肺部情況,停藥后還要注意隨訪。發現肺部毒性反應,立即停止化療并用激素治療;
6、泌尿系統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表現有蛋白尿,少尿或無尿,有的發生血尿。為了能夠清楚了解腎臟功能,在用藥前和用藥過程中均要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在治療在要多飲綠茶水及服利尿通淋的中草藥,使每天尿量在2000~3000毫升。經驗證明,這樣可減少泌尿系統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
7、某些藥物可影響生育,導致畸胎。在化療期間,男性病人應節育,女性病人如有妊娠應中止或避免化療一般停藥后生育功能可恢復;
8、脫發和皮膚反應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會出現,即使出現也不必過分擔憂,因為一般病人停藥后,脫掉的頭發會重新長出,皮膚的紅斑、皮疹和色素沉著也會好轉或消失;
9、在化療的全身反應中,要數消化系統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最令患者煩惱,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痛、腹瀉,以及口腔黏膜潰瘍、咽喉炎等。
鑒于上述問題,化療一般與中藥,化療與生物免疫治療聯合作用,其中生存質量及抗癌效果上都有與單純化療。
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的適應證包括:
①早期胃癌根治術后適合全身應用免疫刺激劑;
②不能切除的或姑息切除的病例可在殘留癌內直接注射免疫刺激劑;
③晚期病人伴有腹水者適于腹腔內注射免疫增強藥物。
中醫治療胃癌的新病因要用合理生活節奏來調節 長期節食的結果就是人為地讓胃臟在本該高速運轉的時段強行放慢工作節奏。節食使到達胃部的食物只那么一點點,它們根本無需怎樣投入工作就能完成那點額度。長此以往,它們的運轉能力也會隨之逐漸下降,不能再承受哪怕一點點的磨煉和挑戰。而與此同時,我們的胃還要忍受浸泡在多余胃酸中的折磨,長期下去,除了顯而易見的營養和活力缺乏的問題,對臟器的損壞才是更需引起注意的,嚴重的就會引發癌變。當然這也不是說吃得越多就越好,而是要學會如何聰明地吃、正確地吃。所謂聰明地吃就是:懂得減肥的終極目的是控制體重,而控制體重的關鍵是如何加快熱量燃燒的速度。除了以運動加速體內新陳代謝外,我們還可以選擇那些能夠迅速被燃燒的食物。一些抗癌食物也要在平時注意多攝入,如紅薯、蘆筍、西芹、花椰菜等。那些實在愛美,長期節食慣了的女性最好一天能攝入一定數量,防止悲劇重演。 一日三餐還是正常吃,但每頓可以吃得精致一點。這樣有助于保持血糖的穩定,也就意味著你就不會那么想吃高脂肪或者含糖量太高的食物以便保持血糖水平,同時還可以促進消化。我們知道,吃得越多,越不好消化;這是因為我們體內所產生的消化酶是有限的,如果它要應付的食物超過了限度,當然就消化不了了。給你的腸胃填滿不好消化的食物,不僅對免疫系統有害,當然,對我們的主旨--健康地保持體形,也一樣一點好處沒有。
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癌癥的起因首先是人體內陰陽失衡,組織細胞在不同的致癌因素長期作用下突變而引起的,它的主要表現是組織細胞異常和過度增生。其實癌組織也是人體的一部分,只有在人體陰陽平衡失調的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監控系統才會對其失去監控力,久而久之,癌細胞日益增殖,腫瘤隊伍日益壯大,最后侵蝕周圍正常組織,消耗大量能量和營養,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代謝,造成機體逐漸衰竭。所以中醫堅持以“和“法為治療癌癥的正途,調和陰陽,提高免疫,增強器官功能。
中醫以辨證理論為基礎,結合針灸,癌康誘導,免疫抗癌等理論,產生了抗癌、保命于治本相結合的治療方法。以改善腫瘤間質細胞功能而抗癌;以調理氣血、調整陰陽平衡、維持正常生命體征而保命;以培補正氣、產生抗體,清理“毒源”而治本。在癌癥的各種治療手段中,中醫是唯一幾乎沒有不良反應的技術手段。中醫的缺陷在于見效緩慢,不能迅速緩解和控制病情;中藥材腫瘤繁多,選擇最佳的組方配伍也成為難點;中藥湯劑讓病人苦澀難咽,難以堅持長期服用。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胃間歇性痛伴脹痛和燒胃是何原因?
2024-10-24手術后肚子脹不消化是什么原因
2024-10-24服用硫唑嘌呤后惡心該如何處理
2024-10-24小肚子疼,定坤丸吃完還需再吃嗎?
2024-10-24孕婦能否服用保濟丸
2024-10-24男性雌二醇偏高、肝氣郁結、腎虧兩虛能
2024-10-24有便意卻拉不出,蹲下放屁后仍有便意,
2024-10-24十二指潰瘍反復如何有效應對
2024-10-24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