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癥性腸病青少年高發 不治療致殘率很高
在日前舉行的香港炎性腸病(IBD)會議上,來自北京、上海, 香港, 臺北, 新加坡等亞洲各國及地區的專家匯聚一堂,分享炎癥性腸病領域最新發展。臺灣大學附設醫院魏淑鉁教授在會議期間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透露,據臺灣全民健康資料顯示,1998年至 2008年間,炎癥性腸病的發病率和盛行率都有顯著的增加,該病若不進行規范的治療,致殘率很高,已被列為臺灣的重大傷病。
臺灣大學附設醫院魏淑鉁教授
長期腹瀉+黏液血便 需考慮炎癥性腸病
由于炎癥性腸病的總體發病率并不是很普遍,而其腹痛、腹瀉等癥狀也與慢性腸炎、肛瘺等比較類似,因此,漏診率、誤診率比較高。魏淑鉁教授提醒,與普通腹瀉相比,炎癥性腸病(IBD)較為明顯的特征表現為“黏液血便” 、“持續腹痛” ,甚至 “體重減輕”。若持續幾周以上的腹瀉就要引起注意,及時到醫院就醫。以臺灣的經驗來看,通過對消化科的醫師進行相應的培訓,使該病的診斷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同時,隨著炎癥性腸病網站的推出,很多的病人也通過相關癥狀的比對,及時到醫院就診,這也大大提高了該病的就診率。
炎癥性腸病青少年高發 不治療致殘率很高
據了解,全球約有500萬炎癥性腸病患者,中國約170萬。至今,炎癥性腸病(IBD)的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環境、免疫、基因等相關,好發人群為20-40歲的年輕人。臨床上,發現最小的炎癥性腸病患者為剛出生的嬰兒,最年長的為70歲以上老人。
魏淑鉁教授介紹,以克羅恩病為例,不少都發生于十幾歲的青少年,由于該病累及全消化道,嚴重影響患者營養吸收,對于青少年來說容易導致營養不良,阻礙生長發育。
潰瘍性結腸炎發病8-10年後就有癌變風險,15-20年可并發腸癌。如果及早進行規范的治療,將大大降低手術幾率,部分患者還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若不進行規范的治療,10年、20年后,患者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這不僅增加治療成本,同時還將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炎癥性腸病的治療以內科藥物治療為主,主要的藥物包括氨基水楊酸制劑、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及生物制劑。當出現腸梗阻、穿孔、中毒性巨結腸及腸道癌變等并發癥時,才需要外科治療。
專家提醒,炎癥性腸病屬于終身會復發的慢性疾病,目前的醫療技術條件下雖不能根治但是通過長期規范的治療可以控制病情。值得欣喜的是,隨著新藥的研發,特別是具有腸道選擇性的生物制劑的出現,使得炎癥性腸病的治療效果大為改善,患者及早診斷治療,生活質量可獲得提高。
戒煙+健康飲食可早日康復及減少復發
生活方式是提及炎癥性腸病不得不說的相關因素,尤其是西化的飲食方式、過度的食品添加物、將造成腸道免疫反應失調。因此,除了藥物治療,調整飲食方式是疾病防治的重要一環。患者應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規律節制的生活習慣也有利于炎癥性腸病康復,并能夠減少該病復發。
魏淑鉁教授特別提醒煙民患者,特別是克隆氏癥患者需要及時戒煙,將有助于病情的康復,同時也能防止復發。在同等治療情況下,吸煙的患者與不吸煙的患者相比,病情不易被控制;而手術后的吸煙患者,也更容易復發。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五個月大嬰兒拉肚子應如何處理
2024-10-22小孩不肯吃飯是什么原因及如何解決
2024-10-22孩子肚子疼且大便不成形應如何處理
2024-10-22胃有氣翻滾、咕咕響且口臭,應吃啥藥?
2024-10-22小肚子疼應如何用藥治療
2024-10-22反流性胃炎和食管炎,胃脹氣口苦,求藥
2024-10-22寶寶腸胃不好,所用藥物不知是否用錯,
2024-10-22早上胃部脹痛該如何處理
2024-10-22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