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胃脹保健措施 預防胃脹的方法有哪些
生活當中,有時會遇到這樣一群人,愛吃的食物大吃大喝,甚至是暴飲暴食。這樣不僅不易消化,而且極容易胃脹,從而導致多種胃疾病。那么我們要怎么做呢?
胃脹的原因
憂、思、惱怒
憂、思、惱怒、生氣也會損傷胃。
飲食不衛生
如果我們在平時不注重飲食衛生的話,也是會導致胃脹氣的哦,細菌會在我們的腸胃中產生大量的毒素,就會造成急性腸胃疾病的。
飲水量太少
飲水量太少或纖維素食物進量太少造成便秘 脹氣。
生活作息不正常
還可能定時定量,造成腸道過于饑餓或過于飽食,導致腸道動作異常,長期可以使胃腸負擔過重。
吃的太油膩,造成腸道不易消化
高蛋白質或高脂肪的飲食,易造成腸道菌群改變,不利于有益菌存活。如果油膩食物攝入過多,體內脂肪酶和蛋白酶就會不堪重負,直至耗竭。
吃的太快
如果我們在吃飯的時候吃的太快的話,就會造成消化不良的情況,食物在我們的胃中停留的時間太長,分解就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就會使我們有胃脹的感覺。
壓力過大
壓力過大直接影響生理功能就是腸道功能異常。如胃酸過多、減緩蠕動或加快蠕動等。胃酸過多會損傷胃粘膜,加快蠕動會造成頻頻腹瀉,減緩蠕動會造成腹脹。
很多胃病可以引起胃脹,只要治療好了引起胃脹的胃病,胃脹自然就消除了,而許多胃病患者之所以久治不愈是因為同時伴有胃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只要治療好了胃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其它胃病就會自然康復,胃病患者如果感覺不僅胃部不舒服,而且睡眠、精神狀態等也不好,那十有八九可以判斷患有胃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如何做好胃脹保健措施
1、少食高纖維食物;高纖維食物如土豆、面食、豆類、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蔥等蔬菜,都易在腸胃部制造氣體,最后導致腹脹。胃脹氣少食高纖維食物:高纖維食物如土豆、面食、豆類、以及卷心菜、花菜、洋蔥等蔬菜,都易在腸胃部制造氣體,最后導致腹脹,注意鍛煉身體,每天堅持1小時左右的適量運動,不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緒,而且可幫助消化系統維持正常功能。
2、服用維生素C,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解毒的功效,減輕精神壓力;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增強胃動力的功效。
3、保持良好的心態;焦躁、憂慮、悲傷、沮喪、抑郁等不良情緒都可能使消化功能減弱,或刺激胃部制造過多胃酸,其結果是胃氣增多,胃脹加劇。
4、維生素B族;維生素B族能促進消化,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穩定情緒,減輕精神壓力,改善睡眠。
5、改變狼吞虎咽的習慣,進食太快,或邊走邊吃,容易帶吞進不少空氣;常用吸管喝飲料也會讓大量空氣潛入胃部,引起胃脹。
6、不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炒豆、硬煎餅等硬性食物不容易消化,在胃腸里滯留的時間也較長,可能產生較多氣體引發胃脹。
7、適度補充纖維食物:高纖維食物并非只會導致腹脹有時恰恰相反,反而有減輕腹脹之效,特別是在攝入高脂食物后。這是因為,高脂食物難以被消化、吸收,因而在腸胃里逗留時間也往往較長,而一旦有纖維加入,受阻塞的消化系統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預防胃脹的方法
(1)對于急性胃炎,應及早徹底治療,以防病情經久不愈而發展為慢性淺表性胃炎。
(2)忌用或少用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利血平、甲苯磺丁脲、激素等。如果必須應用這些藥物時,一定要飯后服用,或者同時服用抗酸劑及胃粘膜保護藥,以防止對胃粘膜的損害。
(3)積極治療口腔、鼻腔、咽部慢性感染灶,以防局部感染灶細菌或其毒素長期吞食,造成胃粘膜炎癥。
(4)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規律有節,定時定量,切忌過饑過飽、暴飲暴食。同時避免濃茶、咖啡、香料、粗糙生硬食物攝入,戒煙戒酒,以防損傷胃粘膜。
(5)避免精神緊張、心情憂郁及過度疲勞,宜生活有節、勞逸結合、情緒樂觀,同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加強胃腸運動功能。
(6)積極治療可導致慢性胃炎發生的全身性疾病,如肝、膽、胰、心、腎疾病及內分泌病變等。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五個月大嬰兒拉肚子應如何處理
2024-10-22小孩不肯吃飯是什么原因及如何解決
2024-10-22孩子肚子疼且大便不成形應如何處理
2024-10-22胃有氣翻滾、咕咕響且口臭,應吃啥藥?
2024-10-22小肚子疼應如何用藥治療
2024-10-22反流性胃炎和食管炎,胃脹氣口苦,求藥
2024-10-22寶寶腸胃不好,所用藥物不知是否用錯,
2024-10-22早上胃部脹痛該如何處理
2024-10-22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