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體器官可進行移植?除了腎還有這些器官可移植
器官移植被認為是20世紀人類醫學史上三大里程碑之一。近年來有了非常大的發展。它是指通過手術等方法替換體內已不可逆損傷或衰竭的器官以挽救生命的一種醫療措施。目前,人類有哪些器官可以進行移植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膽胰外科林浩銘副教授表示,目前,人體的一些大的器官基本上都可以進行移植。包括心臟、肺、肝、腎臟、胰、小腸、皮膚等,角膜和血管等組織的移植也已經非常成熟。但是一些器官的移植還處于實驗階段、并且存在倫理問題。比如大腦、子宮等。
心臟移植:心臟移植主要是針對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嚴重冠狀動脈疾病進行的外科移植手術。是將已判定為腦死亡并配型成功的人類心臟完整取出,植入所需受體胸腔內的同種異體移植手術。存活1年以上的心移植病人康復極佳,這些病人中超過95%達到紐約心臟協會所定的Ⅰ級心功能狀態,超過70%病人恢復日常工作。
哪些人適合進行心臟移植呢?①晚期原發性心肌病,包括擴張型、肥厚型與限制型心肌病,以及慢性克山病的病人;②無法用搭橋手術或激光心肌打孔治療的嚴重冠心病病人;③無法用糾治手術根治的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如左心室發育不良等的病人;④無法用換瓣手術治療的終末期多瓣膜病的病人;⑤其他難以手術治療的心臟外傷、心臟腫瘤等的病人;⑥心臟移植后移植心臟廣泛性冠狀動脈硬化、心肌纖維化等的病人。
肝移植:對于終末期肝硬化疾病、肝臟惡性疾病、先天性代謝疾病和急性或亞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人而言,肝移植是很好的治療辦法。迄今為止,據不完全統計肝移植已被成功用于60多種肝臟疾病的治療。隨著肝移植經驗的增加,移植的禁忌證也在不斷地減少。許多原先認為的絕對禁忌證現在變成了相對禁忌證,而許多相對禁忌證,現在反而成了適應證。
按照供肝種植部位不同,可分為原位肝移植術和異位肝移植術。原位肝移植按照供肝的靜脈與受體下腔靜脈的吻合方式不同,可分為經典肝移植和背馱式肝移植。為解決供肝短缺和兒童肝移植的問題,又相繼出現了活體部分肝移植、減體積肝移植、劈裂式(劈離式)肝移植、多米諾骨牌式肝移植等。此外,還有輔助性肝移植、肝臟與心臟、腎臟等其他器官聯合移植等。目前全球開展最多的是同種異體原位肝移植術,即通常意義上的肝移植。
腎移植:腎移植通俗的說法又叫換腎,就是將健康者的腎臟移植給有腎臟病變并喪失腎臟功能的患者。人體有左右兩個腎臟,通常一個腎臟就可以支持正常的代謝需求,當雙側腎臟功能均喪失時,腎移植是最理想的治療方法,當慢性腎功能不全發展至終末期,可用腎移植方法治療。
腎移植因其供腎來源不同分為自體腎移植、同種異體腎移植和異種腎移植。由于目前供體的短缺,親屬腎移植成為很重要的一個提供供體的渠道,在美國,活體腎移植數量占到腎移植總數的50%左右,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根據我國目前的法規規定,只有親屬之間才能進行活體親屬腎移植,是指在具有密切血緣關系的供受者之間進行的腎移植,包括父母與子女之間、兄弟姐妹及夫妻之間作為供者與受者的腎臟移植。
胰腺移植:在有血管的器官移植中,胰腺移植是唯一的并不用來挽救生命而是起著穩定或防止因Ⅰ型糖尿病并發癥破壞靶器官的手術。從理論上講,成功的胰腺移植后不必嚴格控制飲食,不必再應用胰島素,血糖也能長期保持正常水平,同時還能有效地防治糖尿病的并發癥,如視力好轉、周圍神經病變改善。病人能完全擺脫胰島素和腎透析,重新融入正常的社會和家庭生活,體會著全新的健康人生。胰腺移植并不適用于所有的糖尿病病人。因為受者需從使用注射胰島素的危險改變為應用免疫抑制的危險性,因此胰腺移植主要限于一些已接受免疫抑制藥物的病人(糖尿病伴腎衰竭接受腎移植)。
小腸移植:小腸移植是指將一定長度或全部的異體小腸通過血管吻合、腸道重建的方式移植給因解剖和(或)功能性原因導致小腸解剖結構缺如和(或)消化、吸收功能喪失,需要依靠營養支持維持生命的患者,并通過免疫移植制等一系列治療措施使移植腸在患者體內有功能存活,進而依靠移植小腸維持患者生命,甚至恢復勞動力的醫療技術,是治療短腸綜合征或腸功能衰竭的理想方法。但小腸為體內最大的淋巴庫且為有菌的空腔臟器,移植免疫反應較其他臟器移植更為強烈和復雜,既有排斥反應,又有移植物抗宿主反應,與此同時腸源性感染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小腸移植的應用,同時,臨床營養的飛速發展也為短腸綜合癥或腸衰竭患者提供了療效相對更好并更安全的替代治療,因此小腸移植逐漸成為大器官移植中難度最大、發展最緩慢的器官移植之一。
皮膚移植:皮膚移植是最常見的器官移植之一,皮膚移植主要有自體皮膚移植、異體皮膚移植及異種皮膚移植三種。自體皮膚移植指將患者自己符合移植條件部位的皮膚取下移植到燒傷創面;異體皮膚移植是指使用他人皮膚移植到患者身上,其中直系親屬供皮排斥反應相對較小,移植的皮膚能在患者身上存留更長時間;異種皮膚移植主要是指生物敷料,受身體排斥反應影響,很快脫落。在特大面積燒傷患者的臨床皮膚移植手術中,往往是混合使用兩種或三種皮膚移植手法?;颊邉撁嫘迯停饕€是靠患者自體皮膚的生長。
暫時不能移植的器官:大腦、小腦、脊髓等,目前還沒有成功移植的報道。
林浩銘副教授說,除了這些大家比較熟悉的器官外,像角膜、血管等人體組織都能進行移植。需要注意的是,它們并不屬于人體器官,這在我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二條進行了明確規定。
器官移植的發展對整個社會和全人類倡導了一種新的現代社會的人文精神,即利他的行為和精神,這就是死后捐贈器官為他人為社會。這種愛心和奉獻也給現代社會增添了新的值得肯定的高尚道德和溫馨的互助互愛的社會風尚。
家庭醫生在線(www.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 擅長疾?。?/dt>
- 致力于各類胰腺疾病的外科治療,在胰腺腫瘤、急慢性胰腺炎等疾病診治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各類... [詳細]
(責任編輯:黃宏波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1 歲 2 個月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2024-10-22耳后根與下巴交接處不時疼,吃飯按壓均
2024-10-22熱痰口臭是怎樣一種病癥?
2024-10-22肚子老是咕嚕響是什么原因
2024-10-22寶寶拉肚子拉泡沫是怎么回事?
2024-10-22食物過敏和不耐受有哪些癥狀表現
2024-10-22大便呈現綠色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2024-10-22男友喝酒和不好好吃飯就胃疼,該用何藥
2024-10-22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