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指導專家:南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王新穎
炎癥性腸病,尤其是克羅恩病,由于病因不明、并發癥多、無法治愈,有“綠色癌癥”之稱,往往需要終身治療。患者常會腹痛、腹瀉、血便甚至出現穿孔、腸梗阻,不僅身體上痛苦,經濟負擔也非常重。隨著二胎的放開,越來越多的炎癥性腸病患者有生育二胎寶寶的愿望,但又擔心自己是否能生育健康的寶寶。對此,南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王新穎表示,炎癥性腸病患者是可以生寶寶的,但要注意兩個關鍵時期的疾病管理:孕期和哺乳期。
炎癥性腸病患者在疾病緩解期懷孕是安全的
據王新穎介紹,炎癥性腸病曾被認為是“西方人的疾病” ,在美國,無論患者病情的輕重,大多數都有幾個寶寶。然而近年來,其發病率在我國和亞洲呈上升的趨勢,中國的患者往往對于生育下一代有很多顧慮,二胎政策放開后,咨詢這類問題的患者也越來越多,最關心的問題則是:生下的寶寶是不是會得炎癥性腸病?
“炎癥性腸病患者生育的寶寶得炎癥性腸病的比例比普通人群會高一些。”王新穎表示,有研究表明倘若父母單方患有炎癥性腸病,后代患該病的概率接近9%;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炎癥性腸病,那么后代患有炎癥性腸病的概率可達36%。當炎癥性腸病在家族中聚集性出現時,炎癥性腸病并沒有顯示出明確的遺傳模式,也就是說,炎癥性腸病具有家族性但并不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患有這些疾病的大多數懷孕女性與一般人群相比,正常分娩率和生出健康嬰兒的比例大致相同。這就意味著,炎癥性腸病并不會增加胎兒畸形率和產婦的風險。
但王新穎也強調,在疾病緩解期懷孕是安全的,與正常女性幾乎一樣,但三分之一的患者活動期懷孕病情會惡化,一般發生在懷孕后的前三個月或者在分娩后的幾個月里,且生育率會有下降。
選擇藥物治療需了解藥物對胎兒的危害性
手術治療不會影響生育,但或可致女性自然懷孕顯著減少。藥物治療是炎癥性腸病的主要治療方式。王新穎表示,孕期如何正確用藥也是患者關注的重要問題,首先患者需要清楚了解藥物的分級。她介紹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藥物對胎兒的危害性將其分為5級。炎癥性腸病患者常用的藥物包括:氨基水楊酸類藥物、免疫抑制劑、生物制劑、激素、沙利度胺以及抗生素等。
“由于患者病情的不同、孕期和哺乳期的不同,用藥情況各有不同,想要生育的炎癥性腸病患者必須找到專業的治療炎癥性腸病的醫生進行診斷和管理孕期疾病的發展。”例如,就生物制劑而言,中國目前只有英夫利昔單抗,可以使用至分娩前8-10周,也就是說在最后三個月前要停藥。但具體是哪一周,需要醫生根據患者具體的情況,進行評估后給出建議。而沙利度胺和甲氨喋呤由于其致畸性,在孕期是禁止使用的,如已使用,至少停藥半年以上才可以考慮懷孕。
就妊娠期營養補充的問題而言,王新穎表示,營養在炎癥性腸病的治療過程中至關重要,甚至具有治療作用,而妊娠期炎癥性腸病患者的營養更不容忽視,因此需要專業的醫生進行指導。
健康連接:
5月19日南方醫院將舉行“世界炎癥性腸病日”大型義診活動
據了解,目前南方醫院登記在冊的炎癥性腸病患者已超過500名。如今,隨著患病人數的越來越多,為了醫務人員實時在線為病友提供病情指導,病友之間相互疏導溝通,幫助患者獲得更充分、正規的診療指導,南方醫院消化內科正式成立“愛常在”病友會。
5月19日是是世界炎癥性腸病日,南方醫院消化內科將于當天上午9點起,在南方醫院門診樓前廣場舉辦“相約5?19世界炎癥性腸病日”大型義診及健康公益講座活動,為炎癥性腸病患者提供更專業、更規范的指導,并呼吁整個社會關注炎癥性腸病、關心炎癥性腸病患者。現場還將為患者做免費檢測,舉辦抽獎活動,并有小禮品贈送。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黃宏波 )
胃潰瘍是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的疾病,常表現為不注意飲食衛生、偏食、挑食、等習性導致胃腸消化功能紊亂,不利于潰瘍的愈合。注意飲食衛生,做到……詳細>>
反流性食管炎在發病過程中,表現為急性、亞急性、慢性炎癥,以后者為最多見,病理變化輕重不一,主要病變部位發生在食管卜端。肉眼觀察所見為食管……詳細>>
慢性胃炎是指由于各種不同的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病變。常見臨床表現有食欲不振、噯氣、飯后上腹部脹滿不適或隱痛、惡心、嘔吐、反酸等癥……詳細>>
保和小承氣湯:詳細>>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腫、充血,或出血、壞死。臨床上出現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化驗血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