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常見的分類 食管炎早期的癥狀表現有哪些
吞咽困難、燒心等等的癥狀都有可能是食管炎犯了。雖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少聽到食管炎這種疾病,但是食管炎這種疾病還是會發生在我們周圍,食管炎的出現會導致人體飲食出現困難,甚至反流的情況。那么什么是食管炎呢?食管炎早期的癥狀有哪些?它常見的分類有哪些?
化膿性食道炎
化膿性食道炎(pyogenic esophagitis)是發生于食道黏膜有破損的情況下化膿性細菌侵入食道黏膜所導致的化膿性炎癥?;颊呖蔁o癥狀或僅有頸部疼痛或咽痛。病變范圍較大的患者除頸部疼痛或吞咽痛外,還可出現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寒戰、發熱等癥狀。反應性較高者??沙霈F高熱。少數患者可發生敗血癥并出現相應的表現。
真菌性食道炎
真菌性食道炎的臨床癥狀多不典型,部分病人可以無任何臨床癥狀。常見癥狀是吞咽疼痛、吞咽困難、上腹不適、胸骨后疼痛和燒灼感。重者胸骨后呈刀割樣絞痛,可放射至背部酷似心絞痛。念珠菌性食道炎可發生嚴重出血但不常見。未經治療的病人可有上皮脫落、穿孔甚至播散性念珠菌病。食道穿孔可引起縱隔炎、食道氣道瘺和食道狹窄。對持續高熱的粒細胞減少病人應檢查有無皮膚、肝脾、肺等播散性急性念珠菌病。
病毒性食道炎
食道的HSV 感染常同時有鼻唇部皰疹。主要癥狀為吞咽疼痛。疼痛常于咽下食物時加劇,患者吞咽后食物在食道內下行緩慢。少數病人以吞咽困難為主要癥狀,輕微感染者可無癥狀。
放射性食道炎
因放射線所引起的食道損傷,稱之為放射性食道炎(radiation esophagitis)。常見于放療后1周或數周內出現,一般癥狀較輕。嚴重者可出現胸部劇痛、發熱、嗆咳、呼吸困難、嘔吐、嘔血。
表層脫落性食道炎
食道道型又稱表層脫落性食道炎、特發性食道黏膜剝脫癥、創傷性食道黏膜表層道型剝脫等多種病名。病人感到劍突下或上腹部隱約不適,時有輕度下咽困難或噯氣。在進熱飲料或熱酒后,咽喉有燒灼感或吐血。
急性腐蝕性食道炎
腐蝕性食道炎常作為意外事故發生于3歲以下小兒,特別是形形色色的家用清潔劑已進入眾多家庭,易被小兒誤服,這些制品中含有氫氧化鈉(鉀)、碳酸鈉(鉀)、高錳酸鉀等。成人的腐蝕性食道炎往往因吞服強酸或強堿,作為自殺手段所致。用盛飲料或酒類的容器存放強酸、堿而不慎被誤服的病例也屢見不鮮。近年藥物引起的食道炎受到臨床關注。現已認識到,所有年齡組患者,在各種臨床情況下服用各種治療劑 量的藥物均可能損傷食道。
食管炎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主要以“燒心”,吞咽疼痛、困難及胸骨后疼痛居多。當食管炎嚴重時可引起食管痙攣及食管狹窄,吞咽食物感到“發噎”,甚至嘔吐。一般食管炎出血較輕微,但也可能引起嘔血或黑便柏油便。不同病因引起的食管炎可伴隨相應的臨床表現
食道炎其癥狀主要是以吞咽疼痛、困難、心口灼熱及胸骨后疼痛居多,當食道炎嚴重時可引起食道痙攣及食道狹窄。當食道下端因發炎導致粘膜變性繼而長出胃的柱狀上皮細胞時叫做巴洛氏食道,此為食道癌之前身,必須長期追蹤其變化。一般食道炎之出血較輕微,但也可能引起吐血或解瀝青便。
在正常情況下,胃酸不反流到食管,下半段的食道高壓區和酸回流障礙,如果賁門因故變松,高壓區的壓力會下降甚至消失,胃酸、膽汁就會反流到食道,對食道粘膜刺激強烈,引發食道炎。餐后平躺,進食過量,甜食或油膩食物吃得太多都會引起胃里的東西向食道反流。
當感到"燒心",或"心口疼",喝熱水或吃刺激性食物時胸骨后痛感明顯,都是食道炎的癥狀。還有吞咽食物感到發噎,是由于食道水腫,食道內變窄或食道壁因炎癥刺激而發生痙攣性收縮所致。
食道炎的治療可以是中醫也可以是西醫,但最重要的是患者本身要改變之前的不良習慣,不然治愈之后又由于日常不注意又患上,這樣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所以專家建議,日常生活中要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并且養成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善待自己的食道,如出現癥狀及時就醫。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酒精對胰腺炎的影響程度如何?
2024-10-21懷孕 35 天陰超檢查后老是腹痛怎么
2024-10-21三個月小孩大便稀是怎么回事
2024-10-2131 天黃疸仍未消退是何原因及如何應
2024-10-21腹瀉 20 天不止是什么原因及如何應
2024-10-21黑山縣哪家醫院治療胃病效果佳?
2024-10-21突然吐出血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2024-10-21愛輝區哪家醫院治療胃病比較靠譜?
2024-10-21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