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胃病健康的四點建議
胃病在治療期間,不但要堅持科學的規范服用藥物,另外還需要重在調理,尤其是飲食方面的調理,非常的重要,否則病情會越來越嚴重,今天和大家一塊學習文章。
一、不吃夜宵
很多人都喜歡吃夜宵,以為這樣可以在夜間為人體補充營養。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夜晚,人體的大部分組織器官都進入了“休整”狀態,包括胃。如果人此時吃東西,會使胃被迫緊張地工作,重新分泌出大量的胃液來消化食物。由于此時大腦已經處于“休息”狀態,所以這時胃液的分泌是處于失控的狀態,這會造成胃液分泌過多。而過多的胃液會腐蝕胃黏膜,使胃黏膜發生糜爛、潰瘍。因此,人們應盡量避免晚上吃東西。那些喜歡吃夜宵的人可以把每天的三頓飯變成四五頓來吃,且晚飯可以吃得稍微晚一些。這樣既可以避免夜間吃東西,又不會有饑餓感。
二、吃飯時應保持輕松的情緒
人在吃飯時的不良情緒可以導致其體內的植物神經發生紊亂。而植物神經紊亂又會造成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過多,使胃黏膜受到腐蝕、胃血管收縮無力、胃動力降低等,同時可導致食物在胃內的停留過久,造成胃疲勞。因此,人們在吃飯時可說些愉快的話題或聽聽音樂等,以使自己在進餐時有良好的心情。
三、飯后注意休息
人們常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如果這句話的意思是:吃完飯后人們就馬上出走。那么,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飯后,食物集中在胃里,此時的胃部需要大量的消化液和血液來消化食物。因此,人們在飯后即使只是散散步,也會使血液遍布全身各處,造成胃部的血液供應相對減少,使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人們在飯后應靜坐休息半小時左右,然后再進行其他活動,這樣食物才能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四、實行分餐制,預防傳染病
說起胃病,就不得不提到幽門螺桿菌。大量的研究表明,80%的胃潰瘍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它甚至還是胃癌的罪魁禍首。幽門螺桿菌可通過消化道進行傳播,并寄生于人的胃及十二指腸的黏膜中。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后其胃黏膜會逐漸失去保護作用,引起胃組織的發炎和壞死。因此,我們在日常飲食中應盡量實行分餐制,以便降低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尤其是有胃潰瘍患者的家庭,更應該實行分餐制。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16 個月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2024-10-21小孩口臭便秘該如何處理
2024-10-21七個月嬰兒不吃飯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急急!拉肚子是什么原因,怎么應對?
2024-10-21望江縣治療胃病哪家醫院比較好
2024-10-21寶寶排便異常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有哪些?
2024-10-21腸易激綜合征的定義及相關特征是什么
2024-10-21三月嬰兒拉肚子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