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不良習慣會誘發膽囊結石 如何預防膽囊結石
很多人都以為人體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就是胃,其實不全是,因為人體還需要一個膽囊,它也是我們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它具有儲存、濃縮、排泄(收縮)膽汁的功能,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像由于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導致胃病一樣,導致膽囊的疾病出現,那么生活中哪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導致膽囊結石的出現呢?我們有應該如何預防膽囊結石的出現呢?
為什么有的人會得膽囊結石?
膽囊結石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膽囊結石形成的原因較為復雜,且絕大多數為膽固醇結石,正常時膽囊內促進與對抗膽固醇結晶聚合的力量形成一種動態平衡。但在一些病理情況下,膽汁中各種成分的改變,特別是膽鹽與膽固醇在膽汁中含量的變化,是膽結石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膽結石的形成還與膽固醇、非結合膽紅素含量的增加、膽道的寄生蟲及細菌感染等因素有關。
哪些人和哪些不良生活習慣容易導致膽囊結石?
女性。膽結石病人中女性約占70%。且懷孕次數越多,發病率越高,其原因是由于女性雌激素水平高。
發病年齡。大多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膽囊結石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本病在兒童期少見,年齡在40~69歲的5年發病率是低年齡組的4倍。
體質肥胖。肥胖者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者,膽囊結石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20歲至30歲的肥胖女性膽結石發病率比正常體重的同齡人高5-6倍,其原因是肥胖者體內膽固醇轉換率較正常人高,使膽汁內膽固醇排泄量增多容易析出,易形成結石。
地區差異。不同國家和地區發病率存在一定差別,我國以北京、上海、西北和華北地區膽囊結石發病率較高。
不吃早餐及餐后零食。長期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度增加,膽汁在膽囊內潴留時間過長,有利于細菌繁殖和膽固醇結晶析出,容易促進膽囊結石的形成。
某些疾病。患肝硬化、糖尿病、腎炎、甲狀腺功能低下、溶血性疾病等容易得膽囊結石。
細菌感染。膽囊炎和膽囊結石常同時存在,互相影響,也可以這樣說,膽囊炎癥為結石形成創造了條件,凡是膽囊感染性炎癥病變,不經治療,或者雖然經過治療,但經久不愈,遲早會有形成結石的可能。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避孕藥及降血脂藥物等。
腹部手術。如迷走神經切斷、全胃切除術及小腸遠端廣泛切除術等。
精神狀態。長期精神緊張、抑郁會使內臟植物神經紊亂,影響膽囊功能,造成膽汁淤積而形成結石。
遺傳因素。膽囊結石在患者的近親中更常見,已證實膽囊結石的下一代發病率高于一般人。膽囊結石發病在種族之間的差異亦提示遺傳因素是膽囊結石的發病機制之一。
免疫學因素及致石基因。研究顯示,膽色素結石形成與免疫復合物有密切關系。膽石受蛋白質代謝及其脫氧核糖核酸的影響,受遺傳學和生物化學規律的調控。
如何預防
雖然膽囊結石有好發的人群(40歲以上肥胖女性),但通過生活習慣的調整對于膽囊結石預防還是有積極的作用。
飲食要有規律
有規律的進食(一日三餐)使得膽汁得以定時排出,不至于過渡濃縮,因此可以防止結石的形成。
控制體重、合理的飲食
肥胖導致我們更易發生膽囊結石,所以要避免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習慣,保持良好的體重。多食用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可以改善膽固醇的代謝,有助于預防結石的形成。
素食者應適當補充卵磷脂
正常人的膽固醇與膽鹽,卵磷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呈微膠粒狀懸浮膽汁中,當這一比例破壞,容易形成膽結石。一些素食者攝入卵磷脂不足,且素食中過多的纖維素妨礙了膽汁酸的重吸收,使膽汁的膽鹽濃度下降,應適當補充卵磷脂。
控制體重
保持一定的運動量,避免長時間久坐不起,如長時間用電腦、晚飯后長時間看電視等。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16 個月寶寶拉肚子怎么辦?
2024-10-21小孩口臭便秘該如何處理
2024-10-21七個月嬰兒不吃飯應如何處理
2024-10-21急急!拉肚子是什么原因,怎么應對?
2024-10-21望江縣治療胃病哪家醫院比較好
2024-10-21寶寶排便異常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有哪些?
2024-10-21腸易激綜合征的定義及相關特征是什么
2024-10-21三月嬰兒拉肚子應如何處理
2024-10-21
熱門文章
幽門螺桿菌的克星,詳解治療方案與效果
2024-10-18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有什么區別?
2024-10-11中藥幽門螺旋桿菌 它的效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4-10-09幽門螺旋桿菌什么意思 應該怎樣去預防它的感染呢?
2024-10-08切脾手術后遺癥:預防與應對策略
2024-09-26治療幽門螺旋桿菌 應該怎樣去治療呢?
2024-09-18食道炎患者必看,快速康復的藥物選擇
2024-09-13八旬老人罹患胃底巨大腫物 內鏡微創手術成功剝離
2024-09-11